美国|齐一民《人济书话》:垮掉的行路者——回忆杰克·克鲁亚克( 二 )


书很快翻完了 , 然后 , 不禁掩卷赞叹 。
克鲁亚克最终能推翻我的“成见”——他是靠偶然一部破书、靠被人贴了“跨掉一代男一号”标签才中大奖似的“红紫”起来的 , 是在看过这部书的大半部之后 , 我得知当《在路上》被那么多出版社退稿而且都过了那么长时间之后——他居然在《在路上》出版之前 , 又一口气写完了八本新书 , 换句话说 , 他一生不是仅仅写了一本两本书 , 而是总共写了二十七本书 , 那其中的一本 , 才叫做“On the Road” 。
写作上 , 他一直是无比执着的“路上人” , 他从未从那条看不到尽头的道路上脱轨 。
那个和我一样也能说“魁北克方言”的“垮掉一代代言人” , 短短47年人生其实并不松松垮垮 , 而是个毕生从没停止创作的文学义士 , 是个把生命都泡到了“写作大缸”中从不自拔的哥伦比亚大学出身的伟大作家 。
那所纽约市区中的名校我曾开始路过 , 瞥见过一眼它那仿佛中世纪广场的校园 。
作家“伟大”与否 , 有各种评判标准 , 在本人这里 , 我只看他是否真心把生命投入写作 , 哪怕——
我从没读过《在路上》 , 兴许 , 我永远也不会去读它 。
(本文完)
美国|齐一民《人济书话》:垮掉的行路者——回忆杰克·克鲁亚克
文章图片
《在路上》书封
[万卷文化]附文
《在路上》 /内容简介/
《在路上》 (On the Road)是美国“垮掉的一代”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创作的长篇小说 , 首次出版于1957年 。 这部小说绝大部分是自传性的 , 结构松散 , 断断续续 , 描写一群年轻人荒诞不经的生活经历 , 反映了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空虚和浑浑噩噩的状态 , 被公认为60年代嬉皮士运动和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之作 。《在路上》主人公萨尔为了追求个性 , 与迪安、玛丽卢等几个年轻男女沿途搭车或开车 , 几次横越美国大陆 , 最终到了墨西哥 , 一路上他们狂喝滥饮 , 高谈东方禅宗 , 走累了就挡道拦车 , 夜宿村落 , 从纽约游荡到旧金山 , 最后作鸟兽散 。 同时 , 书中体现了作者主张的即兴式自发性写作技巧:思绪的自然流动 , 反情节 , 大量使用俚语、俗语、不合语法规范的长句 , 并广泛涉及美国社会及文化习俗;另一方面 , 书中又展现了美国辽阔大地上的山川、平原、沙漠、城镇等 。
/创作背景/
从1951年4月2日到22日 [4], 20天的时间里 , 杰克·凯鲁亚克用一部打字机和一卷120英尺长的打印纸完成了《在路上》的初稿 。 凯鲁亚克说他消磨在路上的时间有7年 , 但用于写那部小说的时间只有3个星期 。 虽然《在路上》的书稿是即兴创作出来的 , 但这本书他酝酿了4年 , 而且为了能出版花费了10年的时间 , 杰克曾经做过修改 。
/人物介绍/
迪安
《在路上》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非迪安·莫里亚蒂莫属 , 离经叛道的主题在他身上也体现的最为充分 。 因此 , 集反权威、反传统、平民化和神秘主义于一身的迪安 , 无疑是“垮掉一代”精神的最好象征 。 在迪安与萨尔相识前 , 他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蹲监狱 , 而且是个偷车的惯犯 。 在他们初相识之际 , 迪安便阐述自己对性的观点 , 认为“性可是生活中唯一头等重要而且神圣的事” 。 他先后三次结婚 , 周旋于已婚和未婚妻子之间 , 并在旅途中与其他女人随意发生关系 。 他藐视权威 , 无视传统 , 听凭本能和个人意志的驱使 , 做事疯狂而不顾后果 , 他那些“垮掉一代”的伙伴也常常用“疯狂”这一词来形容他 。
萨尔
与迪安相比 , 叙述者萨尔显然没有那么彻底的与旧世界决裂的勇气和行动 , 他处于“旧情感”与“新情感”的矛盾中 。 一方面 , 他追随迪安一伙人 , 种种放荡不羁的行为都少不了他的参与 , 在他身上可以看出反叛传统道德和中产阶级习俗观念的精神 。 但另一方面 , 在这个人物身上 , 还可以看到他不止一次对传统道德和习俗的眷恋 , 以至最终妥协和回归 。 反叛的主题在萨尔身上首先体现在对过去的拒绝与否定上 。 在小说的一开始 , 萨尔便以一个对过去生活“万念俱灰”的形象站在读者面前 , 刚刚同妻子离婚恰又大病初愈 , 并在这种情况下与迪安第一次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