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水浒为何把宋江葬于淮安,原来是施耐庵在致敬关汉卿( 二 )

施耐庵@水浒为何把宋江葬于淮安,原来是施耐庵在致敬关汉卿
文章插图
原来楚州南门外的蓼儿洼,俨然一个小梁山泊,难怪得宋江如此青睐。关于蓼儿洼,这里多说一些。现在提及蓼儿洼,一般指山东东平湖,离着淮安千里之外。宋朝时淮安水灾严重,当时南门外汪洋一片。如今风云变幻,沧海桑田,根据只言片语,已很难判断蓼儿洼的准确位置了。以至于蓼儿洼是现在白马湖、射阳湖,还是刘湾村……,甚至是楚州南门外的蓼儿洼,是否只出现在小说中,已无法考证,众说纷纭。不过,淮安蓼儿洼地名,还曾出现在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淮安)“一天之下,南北分开两事家,中间放着个蓼儿洼。”尤为关联的是,剧中还出现“淮城”“漂母之祠”等淮安地名与实景。还有一点比较重要,《水浒传》的作者,与刘伯温同榜进士的施耐庵,终老淮安。施耐庵曾为张士诚幕僚,与其部将卞元亨相交甚密,后因张贪享逸乐,不纳忠言,遂辞官而去。张士诚兵败,施耐庵为避祸,也为避免明朝征召,潜居淮安,隐居在淮城都土地祠侧大香渠巷一个单门独院的知友家中。《宋史》记载:徽宗宣和三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朝,淮安时为楚州,连云港时为海州。宋史的记载,说明宋江曾在楚州一带活动,但是否死于淮安,不得而知。巧的是,南宋有位淮安文人画家龚开(今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人),诗文书画样样精通,著《宋江三十六人赞》,这是有关《水浒传》话本的最早记载。受此启发,施耐庵以淮安的萧湖、勺湖、月湖、洪泽湖、白马湖等湖荡芦苇沼泽及山东水泊梁山为背景,以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为基础,创作了《水浒传》。施耐庵后来染病而殁,享年75岁,葬于淮安施河,现在施河的施姓为其族人。宋江归宿于与梁山泊风景无异的蓼儿洼,合情合理,合身得体……后来,黄河南徙夺淮,洪泽湖向东分洪,而东有大运河堤控阻,洪水便淹没了洼地,小湖荡扩展成白马湖。梁山好汉魂聚蓼儿洼的凄惨,流传至今。至于楚州蓼儿洼到底在哪儿,已无从所知,只留存在历史的记忆中……不过,施耐庵如此安排的真实意图,绝不限于此。因为,“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感天动地的窦娥冤屈,也发生在楚州。施耐庵@水浒为何把宋江葬于淮安,原来是施耐庵在致敬关汉卿
文章插图
元代四大元曲家之一的关汉卿有一部脍炙人口的剧目,名为《窦娥冤》,故事的内容流传已久,大家耳熟能详,这里简单提及。元朝年间的楚州城,称为楚州淮安路山阳县,山阳城北门内向东的一条巷子,叫蜡烛巷。巷内住着一户姓窦的贫苦人家,户主落魄秀才窦天章屡试不第,欠债邻居蔡婆婆40两银子,又恰逢其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七岁的幼女窦端云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蔡家靠放高利贷为生,蔡婆婆丈夫早故,只有一个儿子,窦端云被收养后改名窦娥,一家三口也还算过得去。转眼间窦娥已是肌丰冰雪、莲脸生春,十七岁那年与蔡子奉约成婚。小夫妻也算是青梅竹马,相敬如宾。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两年后,丈夫生病死了,只剩下了窦娥和蔡婆婆两人相依为命。苦命人的厄运不断,她们被当地的流氓父子张老儿和张驴儿盯上了,要强娶蔡家婆媳。蔡婆婆软弱怕事,含糊应允,“只得将他父子两个领到家中,养他过世”,但坚贞的窦娥“坚执不从”,“我一马难将两鞍鞴,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教我改嫁别人,其实做不得”。心生歹意的张驴儿胁迫未成,妄想药杀蔡婆婆,强逼窦娥成亲,却错把张老儿毒死。气急败坏的张驴儿设计陷害窦娥,把杀人的罪名栽赃到窦娥身上,以逼窦娥相从。窦娥坚贞不屈,“我至死不与你做媳妇,我情愿和你见官去”。当地官吏昏庸腐败,严刑拷打蔡婆婆,逼迫窦娥就范。窦娥担心“婆婆年老,受刑不起”,一身承担了“药死公公”的罪名。被押上刑场的窦娥有冤难诉,气愤得指天斥地: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行刑那天,正值农历六月初六,是一年之中最热的天气,窦娥一路呼冤,感天动地,路人无不为之动容,一时楚州城里泪如雨下。窦娥发下了三桩誓愿:一要开斩后鲜血飞上白练,半滴不落尘埃。“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二要六月降雪,掩埋尸骸。“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三要楚州三年大旱,以示惩罚。“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三桩誓愿,一一兑现……天地被感动了,但人还是死了,冤屈依旧。最后,竟是其父窦天章考取进士,恰好出巡来到楚州考察吏治,窦娥终能化作冤魂向父亲诉说冤情,冤案得以昭雪。从那以后,当地人为了缅怀窦娥的贤慧,就把楚州的蜡烛巷改为窦娥巷,一直到今天。数百年来,这条长约一华里的普通小巷,寂静古朴,却年年吸引着追寻而来的游人。施耐庵与关汉卿本无交集,施耐庵生于元末明初,关汉卿生于元初,两者相差约一百年。不过,文学是不分年代的。身为“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对施耐庵影响深远。关汉卿擅长于杂剧,生前名声大噪,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巧的是,施耐庵也写过不少杂剧。元朝时期,已经出现了一批以李逵、燕青、武松、杨雄、张顺等为主角的杂剧,在这些杂剧中,水浒原来的人物故事日益丰富发展起来。“及时雨”宋江因其仗义、慈善,被众人拥为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上梁山伊始,就一心想着招安。为了得到朝廷信任,南征北战,战辽国,征田虎、王庆,最后到江南征方腊。造反回身,岂是易事。为赢得朝廷信任,代价十分惨烈。征讨方腊,梁山聚义一百零八将,回来不到三十六人,何等凄惨。皇帝也看在眼中,梁山众好汉确实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对功臣册封也是自然的,宋江不偏不倚,正好被封在楚州做安抚使。到楚州之后,宋江“惜军爱民,百姓敬之如父母,军校仰之若神明,讼庭肃然,六事俱备,人心既服,军民钦敬”。奈何奸臣当道,宋江的生死,已不由己。到死的宋江还不忘逼迫李逵自杀,以防造反。忠义之臣的忠心,展现到了极致。可惜还是愚忠,只得冤死。宋江的忠义与贼臣的奸佞形成鲜明的对比。宋江不得不死,他若不死,就无法将贼臣的奸险展现到极致。比之于窦娥,梁山好汉和宋江的冤屈有过之而无不及,宋江从一开始就绝无造反之心,一心只想为朝廷效力。可惜一入江湖,身不由己。在当时政治环境的下,官方为宋江昭雪是不可能的。无论宋江被封在哪里,都是要死,因为他不得不死。施耐庵把宋江安排在楚州,大有深意。窦娥蒙冤之地,也是伸冤之地,还有着像极了梁山泊的蓼儿洼,就让梁山好汉们的冤魂在这里安息吧,在此致敬前朝大剧作家。宋公明神聚蓼儿,徽宗帝梦游梁山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