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家!袁江:中国画的五维空间

中国画是一门“玄”学,心域在“五维空间”以外的“蒙者”,很难“品”出它的“味道”。
“味”,是“意”;“道”,是“境”,即“玄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笔墨”生发出来的“美”。这个“美”,是抽象的、朦胧的、无形的、神秘的,令人窒息,无法用语言形容,又直取人心。它的“磁性”,小而无内,大而无外。因欣赏者的修养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迷惑”。
这就是艺术能量波的作用。
在几十年的笔墨生涯中,在梦的启蒙下,我爱上了玄学,哲学,美学,唐诗宋词。并依此为基础,开始对中国书画奥秘的思考和研究。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有一种朦胧的、神秘的“东西”逐渐侵入我的脑海。慢慢的,它又时常出现在画面的一个局部,出现在梦里,出现在笔墨中……它还时常骚扰我,使我连续几天不能入睡。我经常从梦里惊醒,起身挥毫,直逼“那个感觉”,想抓住它,想占有它,想让它永远的注入“笔端”。
我抓到了。它藏秘于我的心域。每当我突然暴发创作欲望的时候,心门自然打开。我用意念指挥它,它很听话,总是笔到意到,有时候还出现许许多多我意想不到的笔墨效果,让我总是惊喜连连。有时候还出现让我感到陌生的、不理解的、崭新的,犹如“鬼画的符”,很神奇。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在无意识状态下,脑海里突然会闪现出一个“东西”,让我如梦初醒——原来是“你”——那个神秘的、缠绕我灵魂的“它”。
出现这种鬼斧神工,天设地造之功能,需要三个周期的沉淀,冥思,幻想,觉悟。:(七天左右为一个周期)。第一周期:闭门洗心禅道;第二周期:忘记曾经的全部创作记忆,(会出现江郎才尽的感觉,无从下笔);
第三周期:玄门打开,创作冲动,欲望满身,妙笔生花,惊天地,泣鬼神。
完成上述三个周期,方可进入创作状态。期间,不得接受任何干扰。
上述所讲的是艺术家创作时的氛围和精神状态,虽然有一点神道,但,如是我所经历的“分娩”状态。古人“十天一石,五天一水”,强调的也是创作的“连续性”和天人合一创作状态。艺术作品达不到神品水平,是没有这种感觉的。
爱因斯坦发现了……
杨振宁博士发现了……
所有大才都发现了……
许多,有过死亡经历的人也发现了……
神道也好,“迷信”也罢,你的“意识”并非为你所用,并非听你指挥。“鬼使神差”这个成语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历程中的经验总结,也可能是有人曾经亲身经历过的未解之谜。
人类文化起源于宗教,服务于宗教。艺术独立后,也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宗教对它的影响。这种“根”与“叶”的关系,犹如“肉身”与“灵魂”的关系,不能分割。所谓的“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的批判,其实,仅仅是认知上的差异而已。这种差异不可怕,可怕的是“别有用心”的蒙化教育歪曲和误导了我们对美的追求。
艺术的“玄妙”,在于它迷惑人心,起心动念,已是神魂颠倒。
人,只要“灵魂附体”,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时隐时现,缠绕心弦,行影不离。
艺术,是神秘的科学。只有进入了“五维空间”,你才能感受到艺术的神奇。
艺术的“五维空间”,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佛学二度介入的最佳时空。
以中国画为例。
中国画的立体表现,就是“三维空间”的审美基础;中国画的“人性化笔墨”,就是四维空间里的个性化“笔墨”表达;中国画的“意境”,就是“五维空间”里的玄冥意识,也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中国画有两个意境:1.笔墨意境。2.诗化意境。两个意境构成中国画的虚空境域,营造出气韵生动之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