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家!袁江:中国画的五维空间( 三 )


通过以上论证,我们可以肯定的说:
“天人合一”是中国画创作的基础。
由此,我们还可以说:“笔会”是画家自残的道场。
由此,我们更应该说:欣赏水平、创作水平达不到“五维空间”的人从事创作、教育、评论,都是不负责的天方夜谭。
在中国画撞上“大忽悠”的时代,
敢说,也仅仅是无知者无畏!
敢吹,也仅仅是离经叛道、无耻之徒!
著作等身,却没有一句经典,就是废话连篇!
设计出几个不错的人物造型,且一生不变,就是欺世盗名!
虽然"财富五车",说明自己是“内靠贪官,外靠奸商”的赢家!
大忽悠时代成就了一个厚颜无耻的伪君子。这个伪君子影响了一代中国画人,他创造的“成功模式”,至今还有人效仿。
有人说“他成功了”……
我们不争论“成功”的标准,但我们也确实知道他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懂中国特色”。
中国画的“五维空间”,好比是“梨子”,没有吃过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滋味。好比没有生育过的女人,怎么知道生育的痛苦;好比井底之蛙,怎么可能会畅怀蓝天白云。
中国画的百年耻辱,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官文化,力压群雄。
就中国画的教育而言,我们已经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一,用西画的审美标准、教育模式,培养中国画画家。
二,在一线学术机构里,没有发现步入“五维空间”的学者。更有甚者,在重大学术问题上,时常犯下低能的错误。比如,在一次论证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专题学术讨论中,把中国画的“大写意”,称为“大精神”;把“小写意”,称为“小精神”;工笔画,避开不论。
这是何等的无知!
工笔画,是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最高表现形式。
“宋元”工笔画,塑造了历史上最辉煌的中国画精神。
三,学术掌门人,把用“原墨汁”创作的作品,称之为“焦墨”。影响了一代人,害人不浅。
“焦”,不是“黑”。“墨分五色,任何一种“色”,都可以制造“焦”。
一个“焦”字,体现了官画家的文化水平。跟风者,洋洋得意忘其形,用“原墨汁”画了几十年,自称是传承人。
四,关于吴冠中绘画,一直以来,学界坚持用中国画的审美标准批评。我认为是伪命题。吴冠中绘画(水彩部分),不能用西画的审美标准评审,也不能用中国画的审美标准论之。因为,他用自己独创的表现技法,破古开今,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审美空间,是一位了不起的绘画大家。不“东”,不“西”,才是个好“东西”。如果又象“西”,又象“东”,那么,就是个“国际大盗”!
傅抱石从传统中大破大立,独自完成了“抱石皴”,引领一代风骚。在艺术创作中,能够把传统美学元素整合改变,一洗古法之“皴”法,唯傅抱石先生。
时代需要“傳,吴”这样的大家。
中国画的教育,更是要培养这样的优秀人才,能破古法,立我法。法法不同,法法归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迎来万紫千红,百家争鸣的艺术春天。
现行的中国画教育,已经发展到无耻的程度。半个世纪以来,美院里没有推出力鼎之作,也没有发现这样的人才。“三脚猫”功夫的导师们上台授业,比比皆是……这,已经到了不能再“包容”的程度,这是民族教育的悲哀!
纵观中国画学术平台,已经是满眼的“混血儿”;满嘴的西方美学名词;满耳的对中国画的责备!
有人劝我不要“批评”,要“包容”。可是,对中国画实施“改变基因”教育,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侵略,能“包容”吗?
至于那些在其它专业中比较优秀的专家们对中国画的否定之词,我们权当是跨界打劫罢了。因为,他们误把在其它专业里取得的成就当作资本了——对中国画隔皮猜瓜,不是治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