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迪|自然涵养着万物,也促使其养成寂静的本质|此刻夜读

文学报 · 此刻夜读
睡前夜读 , 一篇美文 , 带你进入阅读的记忆世界 。
莫兰迪|自然涵养着万物,也促使其养成寂静的本质|此刻夜读
本文图片

莫兰迪|自然涵养着万物,也促使其养成寂静的本质|此刻夜读
本文图片

2021
10 /9
童年的村落 ,
白墙黛瓦 , 青色石子路 , 古樟擎伞 。
色系单调 , 鲜有变化 。
惟有春日柳树发芽、桃花开 ,
溪流淙淙、燕呢喃 ,
或者冬日雪地里百子炮炸开一地红泥 ,
炸出欢声笑语 ,
才感到世界变得新鲜 ,
焕然一新 。
莫兰迪|自然涵养着万物,也促使其养成寂静的本质|此刻夜读
本文图片

风流云散 水色无声
文/草白
刊于2021年9月30日《文学报》
#01
绘画不像文字 , 它一目了然 。 你对一幅画的喜欢或不喜欢 , 也不过是一两眼的事 。 那是直觉 。 直觉的厉害之处在于 , 它几乎是正确的——它就是正确的 。
我并不懂绘画 , 可我喜欢看 。 它是手工劳动的结晶 , 是手与心在两相配合中所能抵达的美妙境地 。 童年时躺在母亲的雕花木床上 , 好似躺在一个幽闭空间里 , 空气中充满樟木的香 , 尘灰和人体的热烘气 。 木床的楣板和围栏上饰以雕花刻镂 , 有梅兰竹菊、龙凤呈祥、花好月圆、松鼠如意之类 , 泛着红色的亮光 。
莫兰迪|自然涵养着万物,也促使其养成寂静的本质|此刻夜读
本文图片

很难以语言直接谈论一幅画 , 能谈论的只是观感或心境 , 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东西 。 谈论一幅画 , 不是对画者深邃之心灵进行探究和追问 , 而是直视自我与深渊般的内心 。 由美所引领的世界比天空更为盛大 , 比丛林更加隐秘 。 视网膜上的印象就此转化为心灵密码 。 它不是浅薄、单一的观看游戏 , 而是体验、训练、抽离、接受 , 最终是心无旁骛地融入其中 。
“抽象所带来的平静、宏大、形而上 , 实在是一种大美 。 ”于我而言 , 所有的艺术都是抽象的 。 它不是以与事物原貌之间是否存在难以辨认的状况来划分 , 而是其中流露出的精神气息 。 抽象艺术 , 是以局部与细微囊括整体的艺术 , 它以简洁的形式直抵心灵 。 从原始人在黑暗、深幽的洞穴里绘下野牛和骏马 , 至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上幽微、灵动的生活场景 , 又至清八大山人笔下的游鱼、飞鸟、残荷 , 它们是艺术家生命的舞蹈、精神的飞扬 , 是浓缩、凝聚和提炼的结果 , 而不是枯燥、啰嗦 , 毫无节制地叙说和描摹 。
无论是抽象 , 还是具象 , 它们的意义在于画面所激起的情感以及情感表达的纯粹性上 。 显然 , 艺术地抉择比事无巨细地描摹更能给人统一协调的印象 , 让人想起深山大泽 , 古木苍藤 , 想起时空浩渺 , 人世悲欢 , 所谓“弦上之音 , 空外余波 , 袅袅不绝” 。
莫兰迪|自然涵养着万物,也促使其养成寂静的本质|此刻夜读
本文图片

■八大山人 《墨兰图》
#02
那些岁月里 , 人是无知的 , 懵懵懂懂 , 迷迷瞪瞪 , 还没正式进入时间的河流里 。 在田野上奔跑、玩耍 , 在溪流边行走 , 听到什么声音 , 看到野花、野草 , 停歇一会 , 玩上一玩 , 照例是要忘掉的 。 它们被清风从耳旁带走 , 藏进远山的褶皱里 , 隐到山茶花、栀子花的气味里 。 不时会有惊恐事件发生 , 舌头染上紫色 , 嘴唇和牙齿也变紫了 , 镜子里一照 , 像鬼——弄清楚是吃了道旁灌木丛里那种叫“乌饭果”的野果 , 才稍稍心安 。 吃了树上的桑葚也会这样 , 乌紫乌紫 , 紫到发黑 , 让人畏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