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大学中文系能培养作家吗( 二 )


之所以如此,中文系系统的学习教育当然功莫大焉。
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谈到母校对经典文学的重视,对严肃文学的尊崇,使他在面临各种文学纷争时会有一个自己的站位和基本的定义;而母校的校训校风和文风的熏陶,使他在面临一些诱惑时不受外力干扰,始终有确定的方向和坚定的立场。
校友作家白描从自己的写作经历谈起,从母校启程的写作实践中,广泛而系统地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著作,给了他写作的底气和底色,呈现在他的《苍凉青春》《陕北:北京知青情爱录》《秘境》《天下第一渠》等长篇小说、长篇纪实文学,以及《被上帝咬过的苹果》《人·狗·石头》等散文集中。
这正是大学中文系走出的作家引以为傲的地方。中文系,可以给你一个非常扎实辽阔的文学背景。它使得作家在写作实践时更加理性自觉,可以给自己一个清晰定位,找到自己的可能性和空间,找到自己在当下创作中的坐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校友李建军把它命名为“学院气质”,他认为,这是一种体现超越性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操,就是知识分子气质。如果没有自由的人格精神,没有高尚的审美追求,文学写作就没有方向。这也正是长篇小说《大秦帝国》的作者、校友孙皓晖一直践行的,“新时代知识分子要增强国家意识,为国家发展负起责任,在创作和研究中体现民族立场。”
这种气质在另一同级校友冯玉雷身上也得到了验证:目前就职于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的冯玉雷,大学时便显露出自己的文学才华。毕业近三十年来,出版了中长篇小说十余部,文化专著十余部。他笔耕的领域从敦煌到人类学,从美术学到考古学……始终将文学创作扎根于民族文化,忍受孤独,锲而不舍。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野马,尘埃》历时12年创作,上下卷近百万字,被誉为学者型小说的当代性承接与超越之作。
中文系与写作:
手还可以携得更紧?
当然,大学中文系能否培养作家,也许一开始就是一个伪命题。翻翻大学中文系课程设置,基本都是偏学术化的,有关写作的课程也许占比百分之十都不到。这可以说是中国高校设中文系以来的传统。早在民国时期,以傅斯年为代表的学院精英,坚持中文系的学术本位,甚至排斥文学欣赏与写作,一心培养饱读诗书、理性冷静、理解与分析能力高超、逻辑思维能力强悍的学者。
这一传统至今仍为主流。山东大学文学院马兵教授举例:山东大学文学院目前有三个国家级的基地班,这些基地班都是培养有学术潜质的人才,而不是看重文学创作。也就是说,从“教”的一面看,本身就不以培养作家为目的;而从“学”的一面看同样如此,从生源来说,因为成绩等因素“被中文”的占了多数,真正抱着成为作家热望投身到中文系的,同样比例也不高。
所以与其想当然地讨论中文系能否培养作家,不如讨论高等教育怎样设立更有针对性的作家培养体系更为切实。
能成为作家,需要多方面的能力与素养。其中如一颗善感的心灵,深厚的人文情怀,高超的语言能力等等,关键还要有持续的耐力,艰苦耕作的决心。
中文系的培养,对这几个方面是否能起作用?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孙书文认为,“读经典,能感受到天地广阔,能体验人性深广、自然的美,是非常有益的。高超的语言能力,更是可以通过读经典来获得相关滋养。由此看,还重在中文系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上。”
因此,创作并非不可教,而在于“怎么教,谁来教”,如果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学校教育就能在培养作家上发挥出更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