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申颜!明代奇案:银车失窃,牵出一桩丑事,县令痛改前非,坏人被问斩

明朝天启六年,北直隶肃宁县的知县叫鲍申颜,他是万历年间的进士,这些年一直在肃宁县做县丞。好不容易熬到前任知县病故,他得以顺利补缺,暂时署理肃宁县令一职。
鲍申颜,年近六旬,双鬓如霜,眼看就要告老还乡,都说得陇望蜀,他虽早已心生退意,可是摘掉“署理”两字,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县令,成了他最后的心愿。
寒窗苦读十余载,鱼跃龙门,为官一方,造福百姓。做县丞的这些年,鲍申颜还算清廉,做事勤勤恳恳,在百姓中,风评颇高,只是他当上县令之后就变了。
这都是因为鲍县令听信了幕僚王师爷的话,这王师爷只是个落榜的举人,前些年投奔到还是县丞的鲍申颜手下讨活干,因王师爷精通算术,于是县里一些账目都是他在打理,渐渐地成了鲍申颜的心腹。
鲍申颜!明代奇案:银车失窃,牵出一桩丑事,县令痛改前非,坏人被问斩
文章插图
王师爷善于揣摩心思,知道鲍申颜当上县令后,一直为如何去掉“署理”发愁。于是,他出了个主意,还有三个月就是司礼监魏掌印的生辰,鲍申颜作为魏掌印家乡的父母官,理应送一些“乡谊”进京祝贺他的生辰。
至于这“乡谊”自然是以土特产为由头,实则送的是银子。鲍县令起初还有些为难,这些年他为官清廉,仅靠俸禄养活一家老小都困难,哪里还有银子去送礼?
王师爷高深莫测说道:“我有个亲戚在魏掌印的府上做佣人,听说魏掌印平时爱吃鼠肉,每餐必吃。因此,我们不如向乡民赊账买些鼠,送去京城孝敬魏掌印,等他心情好,没准就将大人扶正了。”
于是,第二日,鲍县令就张贴告示,向全县乡民手里购买老鼠,以每只一文钱价格收购,只是银钱暂时不支付。待来年乡民交粮的时候,可以根据所交“老鼠”的重量,来抵扣相应是粮食。你抓得越多,交粮越少。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乡民觉得捉老鼠换粮食,这样来年就可以留下足够的口粮过日子。刚开始还没人相信,但是总有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紧接着乡民成群结队地去捕捉老鼠。
不到一个月,县里周边百里的老鼠都被抓光,导致很多乡民,将捉鼠当成了生计,田不耕,地不种,然后都跑去大山里捉鼠。
王师爷见老鼠都堆满了仓库,又请来县里几个烹饪大厨,将老鼠腌成肉干之后,将它装上了一车辆车,送往京城,鲍县令不放心将此事交给别人,便让王师爷亲自去送礼。
就这样,王师爷和马夫赵二牛,赶着马车进京。两人走走停停,行至上元县附近,突然下起了小雨。赵二牛恰好是上元县人,知道附近有处无人居住的荒宅,便提议去此处躲雨,王师爷立刻同意,两人驾着马车来到一处残墙断垣的院子前,此时天色已经傍晚。
王师爷让赵二牛套好马车,便径直走进屋子,四处都是结网的蛛丝。他挑了一块空地,在屋内找了些别人留下的干草,生了一堆火。两人热了下饼子,吃完便相继睡去。
翌日,王师爷被赵二牛的叫声惊醒。他立刻起身,赵二牛慌不择路地跑进来说:“王师爷,大事不好了,咱们的马车被盗了。”
王师爷穿好衣物,来到昨日套马车的地方,果见马车不翼而飞。他们两人在屋子前后找了几遍都没有发现马车踪影,更奇怪的是,昨夜下了一宿的雨,道路泥泞,要说马车被人盗走,最起码要有车轱辘离开的印子,可是屋子四处只有他们来时的脚印。
赵二牛蹲在地上怄气,嘴里咒骂偷马车的盗贼,忽然他发现在地上有一封信,捡起来后,立刻交给王师爷。王师爷接过信,只见信封上写有“转呈鲍县令亲启,旁人胆敢私自拆开,马车休想找回”。
眼看魏掌印的生辰马上到了,重新做一份腌好的鼠肉时间来不及,于是,王师爷只好忍住好奇心,没有动手拆开信来看。他立刻去上元县里租了一匹快马,亲自将信送回肃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