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扎克·古尔纳|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外媒如何看?( 二 )


文章图片

古尔纳2020年出版的新书《Afterlives》
记忆的主题鲜明地体现在古尔纳2020年出版的新书《Afterlives》中 。 《卫报》的书评认为 , 相对于已经被频繁书写的许多殖民地历史 , 德国对非洲的殖民史常常为人所忽视 , 古尔纳的这本书正是借助主人公的视角讲述了德国殖民为非洲带来的延续性影响 。 书评的作者“十分真诚地希望这本书能够尽快被翻译为德文” 。
《伦敦杂志》今年9月的评论更是指出 , 古尔纳的写作常常像“拼拾碎片” , “他的记忆破碎 , 但努力使其完整” 。 而《Afterlives》的写作和出版对于当代来说恰逢其时 , 因为“英国、德国在近些年正在面临新的对其历史的进一步的检视” 。 古尔纳的学生、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教授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的Florian Stadtler 博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 , 德国在当下依然时不时面临着一个严肃的问题:即一个创造过伟大文学艺术和思想的国家 , 如何与自己曾经创造的可怕的残忍共存?而古尔纳的作品 , 帮助人们重述并直面它 。
除了对记忆的重视 , 2012年的研究论文Becoming Foreign: Tropes of Migrant Identity in Three Novels by Abdulrazak Gurnah中指出 , 古尔纳的小说中有一个共同的线索:即国际移民内心深处产生的疏离与孤独 , 以及在一个后殖民时代“家”之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意义 。 作者认为 , 古尔纳的重要贡献是他以一个获得了足够声望的移民的身份 , 唤起了我们对那些同为移民但却在“流离失所 , 充满忽视、敌意、冷漠的环境中挣扎求生的人们”的关注 。
同时 , 古尔纳的小说还被作者认为是一种将殖民行动的“帝国叙事”转化为“个人叙事”的尝试——古尔纳希望用被殖民者自己的语言去讲述历史 。 古尔纳非常关注“讲述历史”的方式 , 在2010年的一次访谈中 , 古尔纳曾谈到哲学家德里达对自己的影响很大 , 尤其是对“差异”及“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强调 。 不同的语言背后所蕴含的说话人的置身的历史背景 , 始终为古尔纳所强调 。 《伦敦杂志》的评论更是提到 , 古尔纳在作品中经常使用斯瓦西里语的单词 , 他的写作“促使读者不断认知语言和殖民之间的关系 , 以及语言对讲述殖民历史的影响” 。 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 这些话题也具有普遍意义 。 这篇评论的最后写道:古尔纳关心的其实不仅是那些可能默默无闻的非洲移民 , 而是我们每一个人 。
【拉扎克·古尔纳|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外媒如何看?】拉扎克·古尔纳|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外媒如何看?
文章图片

古尔纳编辑的《萨尔曼·拉什迪读本》(剑桥大学出版社 , 2007年8月)书封 。 拉什迪亦为移民作家 , 其作品显现出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 。
02
诺奖日渐兑现“放眼世界”的承诺?
2018年 , 一桩丑闻使得诺贝尔文学奖暂停一年颁奖:与颁发诺奖的瑞典科学院成员关系密切的克洛德·阿诺特被曝出性侵丑闻 。 随后的2019年 , 该奖也因此同时授予了两位作者: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 不过 , 随后汉德克也因其对巴尔干冲突的政治立场饱受批评 。 接踵而至的争议也让诺贝尔文学奖深陷舆论漩涡之中 。
作为一名非洲作家 , 古尔纳的获奖想必也会引发媒体们对诺奖多元性的讨论——在最近的诸多诺贝尔文学奖的舆论争议中 , 这可能是其中被讨论得最多的 。 “欧洲中心主义”、“男性中心主义”的批评始终伴随着诺奖的评选——当然 , 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 早些年 , 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就多是欧洲男性作家 。 2009年时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常务秘书、历史学家贺拉斯·恩道尔(Horace Engdahl)就公开宣称:“欧洲仍然是世界文学的中心” , “美国太孤立 , 翻译太少 , 也不参与到真正的文学对话之中” 。 当时的美国文化媒体Slate也曾表示“诺奖评委会对美国文学一无所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