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舒宪|叶舒宪:为什么说中华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

叶舒宪|叶舒宪:为什么说中华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
文章图片

《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专著封面 。叶舒宪 供图
【叶舒宪|叶舒宪:为什么说中华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中新网北京10月8日电 (采访人员 孙自法)在神州大地上绵延万年的玉文化 , 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承发展的主线之一 , 同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形成一样 , 玉文化也经历多元一体发展进程 。
这当中 , 玉文化统一中国之前 , 是从哪个区域先统一起来的议题 , 学界也是众说纷纭 , 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并引发广泛讨论 , 中原文化、北方红山文化、长三角凌家滩和良渚文化等 , 都是可能选项 。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叶舒宪长期致力于玉学和玉文化研究 , 已持续10多次组织领导“玉帛之路”考察活动 , 他在“长三角一体化”正式提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最新研究提出 , 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 , 然后统一中国 。
玉礼器5000年前在长三角首次完成体系化建构
叶舒宪教授国庆假期接受采访人员专访表示 , 对于世界上唯独在当今中国才得以兴旺发达的一个特别的学术领域——玉学或玉文化研究而言 , “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是对“玉文化统一中国”这一宏大命题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 , 即试图更加明确而具体的描述出万年之久的玉文化传承与传播 , 是如何在距今4000年之际逐步统一中国的?关键步骤是什么?这个统一过程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又是怎样的?
他说 , 研究表明 , 中国史前玉礼器发展的万年历程 , 是在距今5000年的长三角地区 , 第一次完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化建构 , 即以钺、琮、璧、璜为主的玉礼组合形式 , 再加上玉冠形器和玉锥形器等 , 初露玉礼器系统化和规模性使用之端倪 。
这种玉礼组合体系 , 并没有伴随良渚文化在距今4300年之际的消亡而终止或消亡 , 而只是让良渚文化玉器所独有的玉三尖冠、玉锥形器等器型失传于后世 , 却将钺、琮、璧、璜四种构成的玉礼系统范式 , 辗转传播到淮河流域和黄河下游地区 , 再随着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向中原地区传播 , 过程中又增加玉璋和玉璇玑等新的玉礼器样式 , 从而奠定夏商周三代王朝的玉礼制度之核心基础 , 最终使得钺、璧、琮、璜、璋的组合体系(相当于《周礼》“六器”体系中的五器)大致完整地保存到华夏文明的早期社会中 。
此前 , 周人“六器”体系中唯一不可溯源到史前长三角玉礼器的器型是琥 , 即玉虎 。 不过 , 根据最新发布的考古成果 , 玉虎这个特殊器型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4000年左右长江中游地区的后石家河文化 , 新出版的《石家河文化遗珍——谭家岭出土玉器精粹》就展现有16件玉虎或玉虎头像 。 这是首次见到的年代最早的规模性“玉琥”礼器祖型 。
叶舒宪指出 , 《周礼》规定的国家“六器”礼器体系中 , 从时间上看 , 每一项玉礼器形成都在中原的夏商王朝建立之前;从空间看 , 也都是源于中原以外的地区 , 当中五项玉礼器都集中形成于长三角地区 。 由此可见 , 以玉礼器为代表的中华玉文化在夏商周三代统一中国之前 , 已先在长三角地区获得地域性的统一 。
凸显长三角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
叶舒宪认为 , 从“玉文化先统一中国”说 , 到“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 , 再统一中国”说 , 凸显长三角地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也将有力打破长期以来中华文明起源认识的历史成见和偏见 。
他分析称 , 之前关于华夏文明只是在北方黄河流域孕育出来的历史成见之所以形成 , 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文献史学积淀而成的中国史观 , 带有典型的中原中心主义倾向 , 由于华夏最早的夏商周三大王朝均在黄河中游地区建都 , 催生出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和“问鼎中原”的流行观念 , 从而将国族认同完全聚焦到北方黄河流域的表现上 , 而对于比夏商周三代更早的邦国王朝或地方性政权的分布情况 , 如长江流域乃至整个南方地区的史前文化分布情况 , 则知之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