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海明威与古尔纳:诺贝尔文学奖从走进非洲到走出非洲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黎广
通常十月份的第一个周四 , 是每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揭牌之日 。 今年在推迟了一周后 , 该奖项被颁发给了阿普杜勒-拉萨克·古尔纳 , 一位旅居英国的坦桑尼亚裔作家 。
诺奖评委对古尔纳的评价是:对殖民主义的影响 , 以及文化和大陆鸿沟之间的难民命运 , 表现出的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 。
此前 , 预测机构认定了今年的文学奖不会再颁发给诗歌和欧美作家 , 村上春树应景登顶赔率排行榜第一 。 谁也没想到 , 最终会是关注难民问题的古尔纳获奖 。
诺贝尔文学奖自设立以来 , 非洲似乎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 。 上一位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的人 , 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 1954年让他拿到此奖的代表作之一是名为《乞力马扎罗的雪》 。
在海明威的时代 , 进入非洲是为了进行心灵净化;到古尔纳时 , 主题变为了走出非洲 。 这么看来 , 诺奖的评奖依据虽然深具时代色彩 , 但也仍旧没有脱离对人类处境思考的母题 。
欧洲|海明威与古尔纳:诺贝尔文学奖从走进非洲到走出非洲
文章图片

诺奖评选现场展示古尔纳的书籍
【欧洲|海明威与古尔纳:诺贝尔文学奖从走进非洲到走出非洲】“恶作剧”
作为诺贝尔奖的官方采访人 , 亚当·斯密斯在10月7日揭晓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后 , 给古尔纳挂了个电话 。 他向古尔纳说:你的生活将马上发生巨大的改变 , 就像即将到来一场洪水 。
古尔纳深知诺奖的意义 , 但他还是向斯密斯保证 , 自己能从容应对 。
回顾古纳尔的人生经历 , 人们会发现 , 与诺奖引发的生活变化相比 , 生活和心灵变迁的洪水才让人辗转反侧 。
古尔纳1948年生于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 , 为躲避国内动乱 , 1968年移民到心中的天堂——英国 。 恰好这一年 , 英国保守党议员鲍威尔发表了臭名昭著的“血流成河”演说 。 这些演说后来形成了“鲍威尔主义” , 内容主要包括要求英国停止有色移民涌入、鼓励有色移民向外移出、认为不同人种之间不能融合等观念 。
对于刚到英国的古尔纳来说 , 心灵被流放似乎成为定局 。
1976年 , 古尔纳在伦敦大学毕业 , 1980年回到非洲执教 , 并同时攻读英国肯特大学博士学位 , 两年后获得学位后 , 古尔纳再次前往英国 , 并在肯特大学执教英语与后殖民研究 , 主讲“殖民与后殖民话语”课程 。
欧洲|海明威与古尔纳:诺贝尔文学奖从走进非洲到走出非洲
文章图片

古尔纳将独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35万)的奖金
如果写作是心灵的一面镜子 , 那么观照古纳尔的作品 , 会发现他的心灵之旅 , 也折射出了殖民主义带给人们的痛苦和身份危机 。
英国文学评论界在聊起古尔纳时 , 会说他的作品引发读者的矛盾心态 , 一方面是对非洲故土某些不尽人意之处的不满 , 甚至痛恨 , 所以移民希望在英国找到精神寄托;但由于非洲文化根基的烙印难以抹除 , 以及英国社会的排外心态 , 移民们也很难融入英国社会 , 所以他们不得不在痛苦之余 , 寻找出埋藏心底的记忆以抚平哀伤 , 借此在过去、现实与回忆之中寻找平衡 。
在古尔纳前后发表的近10部小说中 , 几乎都在描述非洲移民的故事 , 以第六部小说《海边》为例 , 讲述了上世纪末一位抵达伦敦的桑给巴尔岛(古尔纳的故乡)的老人 , 只会说“Asyl”(政治避难)一句英文 。 获得许可后 , 老人的经历引起了伦敦大学东非文化专家的关注 , 并希望给予老人帮助 , 但老人却说:“没有那个必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