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关于秋天的34首诗词,勾起了无数人的乡土情怀( 五 )


[逍遥白评:14]把雁写成信使的形象,古已有之,故意未出新。个处选词用字还须再推敲。
15、秋枫 1票
文/风雨同心
冷露凝成滴草丛,雁归声里敌霜风。
苟能历尽沧桑事,始见生涯迎火红。
【池青:15】我用了56个字写的东西,不如人家28个字。
[种瓜人评:15]前两句起兴似与秋枫关系不大,转合二句欲用秋枫之红象征人生之红,但一下子跳的太远。咏物诗不能脱物,沧桑二字形容人生尚可,不可形容秋枫。
[兰兮评:15]沧桑事,借冷露和霜风一笔带之。一句稍弱,意稍偏。冷露,是好是坏,在作者眼里也是涩涩滋味吧。“滴”与“敌”,相同位置上读起来不美。
[冷眼看花评:15]一二句无枫,游离了。三句算沾了边,却把事说得太大了,显空。四句有枫,句子不够清通。
[一笑了了学评:15]这是四枫了,理趣可嘉:历尽沧桑,始迎火红。咏物诗的一大功能就是揭示生活的哲理。枫的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与冷露霜风对决是避免不了的。凝成多余,改成描摹冷露状态的词或许更生动,比如:凝露侵肤滴草丛。
[逍遥白评:15]如果不看题目和尾句,谁能想到前三句是写秋枫呢?抓住所咏之物的特征,这是写咏物诗最起码的要求。
逍遥@关于秋天的34首诗词,勾起了无数人的乡土情怀
文章插图

16、咏火龙果 1票
文/凝思静虑
出生九月沐春风,家住岭南翠绿丛。
外表片鳞羞做甲,轻声欲语脸先红。
【鑫蕊16】咏火龙果脸皮薄先红
[种瓜人评:16]岭南火龙果,热带特产,外表片鳞状物较形象,但整诗平铺直叙,无深意,诗味不足。
[兰兮评:16]一句不通,如沐春风和沐春风有本质区别。“外表”与“甲”意重。喜末句,通篇拟人,咏物不离物。
[冷眼看花评:16]开篇四字多余,或者说不够凝炼,三句不像诗家语,转得不好。
[一笑了了学评:16]羞涩的少女。咏物诗的第一层,写啥像啥。看了是不是想咬一口呢。更高的要求是不滞于物,透过物象表面,揭示其人性特点。
[逍遥白评:16]出生九月、家住岭南,这些均非火龙果所独有。咏物而不能抓住所咏之物的特征,是很难写出深刻的意蕴来的。这是此诗形象不够鲜明、立意一般的原因所在。
17、稻 1票
文/一笑了了
半截青袍不敌霜,低垂黄脸晒秋忙。
糟糠抛下奔城市,赚得娇娘一口香。
诗行者,17
[种瓜人评:17]青袍、黄脸,状物较形象,转合二句状物亦写人,不即不离,尾句油滑。
[兰兮评:17]以稻喻人,“青袍”、“黄脸”显别扭,“晒秋忙”有造句之嫌。糟糠之妻与稻何关?莫非种稻之妻,此牵强也。糟糠之妻抛下,另觅新欢,仍是赚得一口稻香?此诗虽立意新奇,然稻与人模糊不清,且过渡不畅。
[冷眼看花评:17]起承提炼精干,转结有隔。农村人也得吃米,男人也吃,另黄脸与糟糠似乎不能统一称谓,与诗而言有点散神。
[一笑了了学评:17]半截,秋天的时候,稻子上半部分基本转黄了,只有下半部分是青绿色。低垂,稻穗成熟后自然弯曲。晒秋,在日光下晾晒稻谷。糟糠,稻谷碾米分离出来的谷壳,引申为贫贱之妻。稻的命运是这样的:霜打黄了的稻子收割后晾晒,碾米,把糟糠留下,白米运进城市,让城里姑娘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弱不敌霜,羞在农村,抛下糟糠,进城吃香。颠覆传统形象的稻,其实就是新一代农民工的群像,留下妻儿老小,自己进城打工。作品反映了农民工的尴尬处境。
[逍遥白评:17]转、结妙极!可惜一二两句没写好,原因在于一二句没有抓住“稻”的特征。题目换成“麦”似乎也可以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