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震天|听我一句劝,社恐别搜威震天( 二 )


可以说 , 初期的社牛 , 火得既土也俗 。 在当时 , 社牛在很多人眼中 , 不是什么“好词” 。
这场审丑盛宴下 , 有人赚了流量 , 也有人输了底线 。
社交牛逼症数次登上B站、微博热搜 。 /B站截图
后来 , 在媒体和看客的吐槽声中 , 这股风气收敛了不少 。 如今的社牛 , 透着一种“改邪归正”的味道 , 大家终于回过神来 , 原来“社牛和有病 , 是两回事” 。
社牛 , 现在更多是指那些在社交场合能够表现自如、不紧张或胆怯的群体 。
在人群中 , 他们也能够迅速分辨哪类人值得自己深交 。 无论对方有多难接触 , 社牛们都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
这类人与他人交往时 , 既可以照顾到自己感受的同时 , 也不会伤害到他人的情绪 。 对于社牛患者来说 , 社交永远都不是他们的目的 , 只是手段 。
内向的社牛患者 , 有何不可
百度百科对于社牛的定义 。 / 百度截图
看完了百度词条对社牛的定义 , 内向者表示委屈 。 社牛必须是外向性格?
还真不一定 。
这种刻板印象 , 和“社恐患者都很内向”一样扯淡 。
小时候 , 多少人因为一句“小孩什么都好 , 就是有点内向” , 被家长强行要求“外向、活泼”一点 , 不然以后没出息 。
又有多少人 , 因为一句“他这种内向的人 , 工作后肯定混不好” , 开始刻意改变自己的性格 , 最终患上了诸如强迫症类的精神疾病 。
就算已经有大把论文和研究结论为内向群体正名 , 但依旧有不少活在井底的人 , 乐此不疲地为内向人士贴上悲剧标签 。
内向只是一种个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 , 这种方式并无好坏之分 。 正如《北京青年x凉子访谈录》在节目中提出的“内向本来是种性格 , 在这个社会却变成了人格缺陷”观点一样 , 内向患者已经受到了太多不友善且不公正的对待 。
观众对这期节目的评论 。 / B站截图
内向者也有在社交中充满活力的一面 , 外向者也有不擅长社交的案例 。 只能说 , 在社牛圈子里 , 外向的人可能比例会高一点而已 。
因此 , 不管你内向还是外向 , 只要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 , 你都可以是社牛 。
内向从来都不是人生不如意的原罪 , “内向有罪论”该消停消停了 。
说完了性格特质 , 再来说说社恐和社牛的区别 。 在做同一件事时 , 两者的表现可谓天差地别 。
在外就餐时 , 社恐只会偷偷自拍 , 有人过来 , 会立马把前置调成后置 , 假装在给家族群拍食物照片 。 社牛看不下去了 , 自拍只会降低朋友圈的逼格 。 不管是不是用餐高峰期 , 都会抓来服务员 , 让其变为自己的专属摄影师 。 只要手机内存没有满 , 造型就可以一直不重样 。
走在路上 , 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了 , 社恐只会莫名其妙地低头玩自己的手机 , 内心却无比紧张:千万别和我打招呼啊 , 我不敢和Ta对视 。
然而 , 在面对喜欢的人时 , 社牛患者只会让对方更紧张 。
看一下社牛和社恐的经典对比动图↓
《梁朝伟和刘嘉玲:社恐就爱社牛》/ 图源:微博@姐妹的唠嗑bot
也因此 , 在社恐眼中 , 社牛是会发光的 。
而当 “社牛也能空气传播该有多好”的渴望铺满评论区时 , 如何能得上社牛综合征 , 成了每一个社恐都关心的话题 。
社交牛逼症修炼指南
对于一个社恐患者来说 , 想成为社牛 , 有两件事千万别做:
1、沉迷所谓的社交技巧和励志演讲2、学习社牛视频里博主的诡异行为
先来说说第一条 。 不是说这类内容就一定没用 , 只是说此类书籍视频看得多了 , 其作用就好似鸡血 , 只能给你注射三分钟的热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