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别太狂傲 细数新人狂傲事例


职场新人别太狂傲 细数新人狂傲事例

文章插图
职场新人别太狂傲 细数新人狂傲事例
细数新人狂傲事例
能说会道,说比做多!
年轻人容易将事情看得简单而理想化,以至于碰了壁还莫名其妙 。在此告诫那些新人:拥有激情是好的,只是在说话之前要先想想,如果有50%的把握,那就说吧 , 剩下的50%用你的激情与努力去实践 。
案例:学建筑设计的小童和班里的3个同学去建筑设计院实习 。
刚开始上班 , 领导把为一家客户做的设计方案给他们看,想听听他们的思路 。小童和他的同学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历数中外古今著名建筑,与之相比较提出很多建议 。领导最后让他们修改一下原方案,大家信心十足地接了下来 。不料实践中才知道,自己那些建议根本实现不了 , 只好灰头土脸地把设计方案原封不动交了上去 。
越俎代庖,老板靠边!
在企业里,有些人是什么棘手活儿都不愿意干,而一些“有为青年”又总喜欢越俎代庖 。这种工作热情应该鼓励 , 但过了度 , 好事反而变坏事 。
案例:小朱是学美术设计的,毕业后到一家杂志社做美编 。编辑部人不多 , 主编是一个和蔼的老太太,气氛很融洽 。但融洽归融洽,主编却是一个工作态度很认真的人 , 关于业务上的事一定事必躬亲 。
小朱感到自己没有了创作的空间,有时便据理力争,使自己的想法能够在版面上实现 。主编考虑到他的工作热情和专业出身,对于他的意见也尽量尊重,小朱的自信和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 。一次主编开会,印刷厂来送最后的清样 , 请主编阅后签字付印,小朱竟大笔一挥签上主编的名字 。谁料那次的清样还有地方要改 。杂志只好重樱小朱不仅挨批,还扣发了当月工资 。
名校名系,谁与争锋!
一般来说,即将踏入社会的莘莘学子意气风发,四年的大学生活为他们构造了坚实的知识结构 , 也打造了他们由内而外的“狂傲” 。然而,社会并不像学校那么简单,你学历再高、再有名校名系的背景 , 人家也未必买账 。
案例:小李大学毕业时适逢沪上一著名媒体招人,看看招聘的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相关专业,最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想想自己的条件:上海名校中文系公认的才女,系学生会宣传部长,组织过不少大型活动 , 还在一家期刊社做了近两年的兼职,作品也发表了不少,她觉得这次招聘简直就像是专门为她准备的 。当她通过初试 , 怀着“舍我其谁”的豪气去面试时,考场外的情形却让她倒吸一口凉气:来参加这场录取率为10:1面试的应聘者们个个都非等闲之辈,有新闻系研究生,有新闻作品十分丰厚的资深采访人员,在这些人中,小李感到自己的“狂气”是多么可笑 。
心直口快,嘴无遮拦!
闲聊归闲聊,有些事情却是尽量忌口 , 比如涉及到上司的隐私、公司正在酝酿的新决策、人事调动等等,私底下交流一下也无妨,但新人们总是口无遮拦地在大庭广众面前高谈阔论,一不小心就跨越了限度 。
案例:梁子毕业时被系里推荐到某机关秘书处,和领导们接触的机会自然多些 。一些比较重要的会议他也可以参加,消息比较灵通 。应该说,梁子对于重要会议不能随便泄露的纪律还是知道的,但在同来的新人们羡慕的目光和吹捧中 , 梁子把持不住了 。加上对于一些事件“内幕”,年轻气盛的他很有看法,真是不吐不快,于是,同事们经常听到年轻的梁子在办公室里高谈阔论 。3年后,不得重用的梁子郁郁寡欢地辞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