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与丰收有关的西府老物件,你见过吗?( 二 )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粮印失去了实用价值 。 但它身上传递的重视粮食、民以食为天的观念 , 仍然在西府地区留存 。
存放粮食的胖墩“囤包”
西府农村有句俗话 , 叫“囤里有粮 , 心里不慌” , 说的就是家家户户曾有的储粮器具“荆条囤包” 。
过去的农村家庭 , 家中的摆设都比较相似 , 除了方桌、板凳、床铺、农具外 , 最显眼的就数囤包了 。 它高高的、圆圆的、胖胖的 , 静静地被主人放置在墙角或没人住的房间里 。 市民杨银海说 , 很难知道最早是什么时候用囤包存放粮食了 , 不过 , 选择用它储粮有很多原因:它很结实耐用 , 如果不经常搬动 , 囤包可以一直用下去;它能够防潮、防虫、防鼠 。
杨银海记得 , 小时候 , 每年把麦子收回来晒干后 , 大人就会将粮食倒入囤中 , 封紧囤口 。 那时候 , 粮食产量低 , 分到每家每户的粮食少 , 一家几口人 , 一年下来能分得几百斤小麦、玉米等粮食 , 已经算是好的年景了 。 这样一来 , 尽管囤包容量小 , 但足以装下一年的收成 。 最重要的是 , 它成本低 , 不需要花钱购置 , 家家户户都会编制 。 杨银海说 , 农闲时候 , 家里老人会用荆条或者竹篾编织盛粮食的囤子 , 囤子主要是用荆条编制而成 , 所以也被称为“荆条囤” 。 荆条囤大小不一、高低不等 , 粮站使用的囤比较大 , 家庭使用的囤则小得多 , 盛放细粮的囤 , 还要在它的里外两面抹上一层泥巴 , 既可防漏 , 又可防虫蛀 。
杨银海老家屋里有个大麦囤 , 粮一直满着 。 杨银海说 , 那个囤是姥爷用荆条编的 , 用泥巴糊好晒干 , 再抬至屋里放好 , 几十年没动过 。 那时谁家的地多 , 谁家的收成好 , 从家里有几个囤包就可以看出来 , 囤包多的家庭自然会引起左邻右舍的羡慕 。
对于农民来说 , 放在土房子里的荆条囤包 , 成了他们教育后人勤俭节约的好教材 , 留下了“囤里有粮 , 心里不慌”“囤尖浪费看不见 , 到了囤底后悔晚”等生动语言 。
在方言中 , 宝鸡部分地区把工具也叫作“家伙” , 好用的工具唤作“称手的家伙” , 斗就曾是老一辈农人计量粮食“称手的家伙” 。
据传 , “斗”起源于战国时期 , 那时的计量单位还不十分准确 , 只是一个大概衡量的数据 , 这种方法延续了很久 , 直到秤的普及 , 它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 在不少地方的农村还能看到老式的升、斗 。 这也成为有过乡村生活经历、如今四十岁以上人们的共同回忆 。
一方精致的斗 , 大小刚好放在手掌上 , 上面绘有秦腔脸谱或者虎头、鱼等展现西府传统文化、寓意美好的各种图案……不久前 , 采访人员在凤翔人李娜的民间工艺品工作室看到了几个精巧别致的“斗” , 刷新了采访人员对老式计量工具——斗的认知 。
李娜是80后 , 一直从事工艺美术创作 , 被陕西经济联合会授予“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 李娜回忆说 , 她从小在乡间长大 , 对“斗”“升”等老式的计量工具记忆深刻 , 每到收麦季节 , 总会听长辈说“谁家收了多少斗麦”“谁家收了多少石麦” , 所以 , “斗”在自己的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计量工具 , 它还寓意着丰收 。
李娜喜欢绘制马勺脸谱、做泥塑 , 从老一辈手艺人那里学了“斗”的制作方法后 , 她做了新的设计和改良 , 还设计了便于制作工艺品的新尺寸 。 她做的新式斗 , 小的口径仅10×10厘米、高6.8厘米 , 小巧到可以放在手掌上;也有稍微大些的 , 可以放在桌案上 。 “寓意饱满和丰收的斗 , 再配上寓意美好的图案 , 这种有着浓浓西府乡间韵味的工艺品 , 还是很受欢迎的 , 销量也较好 。 ”李娜笑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