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诗|七言诗中的特殊句式

文/现水
笔者在唐诗学习中 , 发现有一类七言诗句 , 例如“不废江河万古流”、“为感君王辗转思”、“一曲红绡不知数”等 , 比较特殊 , 有别于绝大多数的七言句 。 这类诗句的句义 , 不能按照一般七言诗句的结构去理解 。 如果按照一般的七言诗句去理解 , 会感到十分费解 , 甚至可能让读者坠入迷津、走入歧途 。 究其原因 , 是这类诗句的句义结构有别于一般的七言诗句 。
七言诗|七言诗中的特殊句式
本文图片

大家知道 , 我国的诗词有着严谨的固有句式 。 就五言诗而言 , 句式都是2+3式 , 其中“3” , 可以是1+2 , 也可以是2+1 。 比如 , “空山新雨后” , 句式就是“空山”+“新雨”+“后” , 即2+3(2+1)式 。 “竹喧归浣女” , 句式就是“竹喧”+“归”+“浣女” , 即2+3(1+2)式 。 七言诗的句式是在五言诗句的前面 , 再加上一个“2” , 即2+2+3式 。 比如 , “接天莲叶无穷碧” , 句式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 即2+2+3(2+1)句式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句式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 即2+2+3(1+2)句式 。
七言诗|七言诗中的特殊句式
本文图片

但是诗句的句义结构不同于句式结构 。 一般的七言诗句 , 在句义上第一个“2”与第二个“2” , 甚至与最后一个“3”之间 , 有着主谓、动宾、偏正或并列等关系 , 它们相互之间结合在一起 , 才不会产生“语法”错误 。 例如 , “汉皇重色思倾国” , 第一个“2”“汉皇”与第二个“2”“重色”是主谓结构 , 与后面的“3”“思倾国”也是主谓结构 。 又如 , “遥看瀑布挂前川” , 第一个“2”“遥看”与第二个“2”“瀑布”构成动宾结构 。 再如 , “两个黄鹂鸣翠柳” , 第一个“2”“两个”与第二个“2”“黄鹂”构成偏正结构 。 还如 , “千朵万朵压枝低” , 第一个“2”“千朵”与第二个“2”“万朵”构成并列结构 。 它们结合在一起 , 句义明晰 , 很容易被读者理解 。
七言诗|七言诗中的特殊句式
本文图片

但是上述提及的那三个特殊的七言诗句 , 在句义上就不是这样 。 它们的第一个“2”与第二个“2” , 不形成直接的修饰关系 , 即“不废”、“为感”、“一曲”不是用来修饰紧接其后的“江河”、“君王”和“红绡”的 。 之所以不存在这种修饰关系 , 是因为这类诗句 , 从表面上看是一句 , 从句义上看实则是两句 。 如果对其加以句读 , 那么应当在第一个“2”的后面 , 加上一个逗号 , 即将这一句诗化作两句诗 , 这样才能正确地解读其句义 。 具体到上述三句诗 , 即需将它们分别转化为“不废 , 江河万古流”、“为感 , 君王辗转思”、“一曲 , 红绡不知数”后 , 才可以正确地解读其句义 。
七言诗|七言诗中的特殊句式
本文图片

那么 , 这类看似一句实是两句的特殊诗句 , 两句之间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呢?笔者以为是因果关系 , 这三句诗的前面的“2”是因 , 后面的“5”是果 。 即因为王杨卢骆的诗作是不朽(不废)的 , 所以就像经地的江河 , 万古长流 。 因为君王为了能与贵妃的魂魄实现感应(为感) , 见到他日思夜想的妃子 , 所以才使得君王辗转思 。 因为琵琶女精湛地弹奏了一曲(一曲) , 所以才引得五陵年少争相献红绡 , 献得红绡不知道有多少 。 此类诗句也有前面的“2”是果 , 后面的“5”是因的 , 比如“一笑正坠双飞翼” 。 此类句式 , 不论是前因后果 , 还是前果后因 , 如果我们把其内在的因果关系 , 误作主谓等关系 , 那么在解读句义时就会感到有些不知所云 。 例如 , “一曲红绡不知数” , 如果把“一曲”与“红绡”看作偏正结构 , 理解为琵琶女弹奏了一曲《红绡》 , 那么“不知数”就不知道究竟是何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