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看展览|从莘庄镇出发,用艺术的方式探讨城市变迁的感受( 二 )


展览|看展览|从莘庄镇出发,用艺术的方式探讨城市变迁的感受
本文图片

《彼此》 厉致谦摄影 许海峰
“彼此”展览开幕式现场 展方供图
澎湃新闻:我们“视界”栏目是基于摄影谈社会 , 城市 , 文化等话题 。 其中对摄影师席子常年行走在上海市中心各处行将消亡的旧宅前面 , 为它们照下最后一张“遗像” , 这次他的作品并未涉及“莘庄”这些城市外环区域 , 依旧是城市中心地带的拆迁内容 , 这是基于什么考虑?
施瀚涛:席子在展览中所呈现的都是上海市区中已经消失的老房子、老街区的照片 。 这些照片看似和莘庄没有关系 , 但如果细想下去 , 我们必然会问 , 原来住在这些空间中的人去了哪里?很显然 , 这其中的大部分人正是迁往了城市的外围 , 而莘庄也正是这一迁徙过程中最早 , 容纳人口最多的目标地 。
《忒修斯之“城”》 席子 展方供图
《忒修斯之“城”》 席子摄影 许海峰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摄影 许海峰
我们知道 , 1990年代初上海市中心开始大规模改造 , 最早开始的工程就是兴建南北高架和延安高架 。 这两条高架从城市的中心穿过 , 为此黄浦、卢湾、静安、徐汇、闸北有二十多万市民动迁 , 其中很大一部分居民正是迁往了上海的西南方向 , 从梅陇到古美 , 直到莘庄 。 而这也正是地铁一号线向城市外围伸展的方向 。
所以 , 这些“遗像”中的内容 , 其实是很多城市外围居民曾经的家 。 有不少回忆文章提到 , 当时尽管迁往了闵行 , 但是为了让孩子能继续接受市中心重点中学的优质教育 , 很多孩子每天会花三个小时以上早出晚归坐公交去静安、卢湾的学校去上学(一号线直到1997年才最终延伸到莘庄);有些上年纪的居民 , 每周还会回淮海路或者静安寺去光明村等老店采购食品或日用品 。 随着大型商场和相关配套的发展 , 今天这个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了 , 可其实那些照片中的地方对于老城区迁出来的居民来说 , 是他们的根 。 相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 , 它依然还是埋在那些拆迁到外围的人的心里的某一部分 。
其他还有如殷漪的作品 , 他在过去十多年间采集了大量城市中日常生活里的声音 。 听说他马上要出一张唱片 , 里面收录了一百条这样的声音 , 一分钟一条 。 比如弄堂里放鞭炮的声音 , 上港夺冠当天球迷的呐喊 , 花鸟市场里的蟋蟀叫声和人们的闲聊 , 还有“削刀磨剪刀”的叫卖声 。 这些声音里很大一部分不也是或者终将是一种声音的“遗像”吗?这里的遗像也可以说是意象——曾经的日常生活中所熟识的视觉或者听觉记忆 , 已经消失的生活在脑海中的残留 。 这种意象再进一步抽象下去 , 其实也就会接近于张如怡的作品中所表达的东西了 , 就是城市生活给个人带来的异常清晰却又说不清楚的感受 。
《上海》 声音装置 殷漪 展方供图
《利器》 单频录像 张如怡 展方供图
澎湃新闻:另外btr的摄影作品 , 拍摄了莘庄地区的枝枝节节 , 在整面墙上呈现 , 极其丰富 , 他作为作家 , 从传统摄影的角度看显得不那么“摄影感” , 但是也被他所营造的氛围所牵引 , 在这时候 , 看他的作品会转换成一种纯粹的看 , 放下了赏析的意义 , 而直奔图像的信息传达带来的意思 。 请您就此谈一下这两位摄影师本次展出的作品 。 (其他艺术家有的偏向声音 , 有的不是影像范畴 , 我们不一一展开提问 , 如你有想说的 , 可以放开说 , 甚至另立新问题展开)
施瀚涛:btr曾借用日本教育家今和次郎发明的“考现学”来描述自己的工作 , 也就是通过城市行走去观看和收集城市中的各种图像、遗留物、奇特的空间形态等元素 。 但btr在此基础上 , 还常常将这些元素重新组合 , 做成照片墙或者视频 。 在这个过程中 , 可以说他为日常生活激发出了新的意义 。 我想这和他写作者的身份是分不开的 。 正如大多数从事实验写作的人都会同意的一个观点 , 词汇的含义在使用中是被限定和趋于单一的 , 而实验写作者就会通过文字拼接、无意识写作等手法去解除被强行附着在词汇上的含义 , 创造出新的可能性 , 从而让阅读变得更为自由和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