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雯|张惠雯:“记忆”与“此在”的距离,犹如飞鸟和池鱼|陈嫣婧

张惠雯|张惠雯:“记忆”与“此在”的距离,犹如飞鸟和池鱼|陈嫣婧
本文图片

张惠雯
张惠雯 , 1978年生 , 祖籍河南 。 1995年赴新留学 , 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 1995至2010年居新加坡 , 2010年后移居美国 , 现居波士顿 。
曾先后获得“新加坡国家金笔奖” , “首届人民文学新人奖” , “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奖”等奖项 , 小说多次上榜“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十大短篇小说排行榜” , 被广泛收入历年中国小说年选选本 。
现为新加坡《联合早报》专栏作家 。 作品刊发于《收获》《人民文学》等中国文学期刊 。 已出版小说集《两次相遇》《一瞬的光线、色彩和阴影》《在南方》《飞鸟和池鱼》 , 散文集《惘然少年时》 。
张惠雯|张惠雯:“记忆”与“此在”的距离,犹如飞鸟和池鱼|陈嫣婧
本文图片

来源:文学报
另一种时空形态
——如何理解张惠雯短篇小说中的“记忆”
文/陈嫣婧
读张惠雯的作品 , 给人带来的直观感受是平衡的 。 她的叙事并不那么先锋 , 也不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奇崛 。 但 , 你仍然可以在阅读中觉察到她的文本与传统的叙事类文本之间的差别 。 独特的叙事节奏和个人化的视角选择 , 不但使短篇小说成为了作家创作最为适宜的体裁 , 也帮助她更迅速地找到了自己的语言 。
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 , 表面上看只是篇幅、字数上的差别 , 实际上却发端于两个不同的源头 。 长篇小说强调的是时间 , 是在一定的故事时间内 , 以一定的时序来完成叙事;短篇小说则突出空间 , 淡化时间 , 强调故事的某一个切面 , 为的是营造某种典型的状态 , 或一次剧烈的冲突 。 长篇小说可溯源至史诗 , 短篇小说则是由古典戏剧发展而来 , 故而在形式和表现效果上都有着极大的不同 。
张惠雯对短篇小说的执着 , 意味着那些独属于她的内容和表现方式 , 与短篇的诸种特征能够高度契合 , 这也就水到渠成地形成了她自己创作风格 。 从《在南方》和《飞鸟和池鱼》 , 虽然小说所涉及的现实背景从作者的现居地美国转回到了家乡那个凋敝的小城 , 但总的来说 , 这些作品的风格有高度的一致性 。 关注人物的内心风景 , 并善于开掘这些风景自身的画面感及音乐性 , 使小说呈现出一种诗意的美感 。
张惠雯|张惠雯:“记忆”与“此在”的距离,犹如飞鸟和池鱼|陈嫣婧
本文图片

张惠雯
张惠雯|张惠雯:“记忆”与“此在”的距离,犹如飞鸟和池鱼|陈嫣婧
本文图片

01
有不少评论认为它们具有意识化的倾向 , 但作者似乎无意于将其直接发展成极端的意识流小说 , 后者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 , 往往会有意把与人的意识相对应的外部世界禁锢起来 , 使读者难以进入 。 张惠雯更善于把对人物的关注放置于其心理感受的层面 , 她耐心地剖解他们的各种情绪 , 不自觉的内心变化 , 以及微妙的各种感受 。 但无论如何 , 这些心理活动并不是封闭的 , 它们显然渴望被体会和理解 , 也渴望进入到自身以外的那个更广大的世界中 , 与具体的人和事件 , 乃至环境建立起一定的联系 。 作者所关注的心理 , 是伦理化的心理 , 她所着重处理的人物情绪 , 是一种渴求被召唤与认同的情绪 。 以此为立足点 , 作者试图连结人的过去与现在 , 并在离去和归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
也因此 , 这部小说集中的大部分篇目其实都是在处理记忆的问题 , 或者说 , 是建立在作者记忆基础之上的创作 。 关于记忆 , 以及记忆的悖论 , 已经成为文学作品无法绕开的一个主题 , 普鲁斯特式的现代叙事与其说是在追溯那些记忆指向的往事 , 倒不如说是在思考记忆本身 。 也许没有什么会比记忆更单纯 , 它将所有的物质实体转变为纯粹的意识材料;也没有什么会比记忆更真实 , 一切的记忆都需要建立在真实之上 , 谎言很容易被遗忘 , 因为人并不愿意记住它 , 除非它造成了什么可怕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