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上马驰驱革命路,下马热血绘丹青( 二 )


该四条屏系书录南宋诗人郑思肖《德祐二年岁旦》 , 字里行间透着黄兴的革命思想 。
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上马驰驱革命路,下马热血绘丹青
本文图片

展厅内展出的黄兴墨宝 。 受访者供图
“当时许多革命志士都喜欢书录南宋时期的诗词 , 好像有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 。 他们虽然痛心国之衰败 , 但依旧抱有救国之心 , 内心是充满希望的 。 尤其第二句中提到了‘中国梦’一词 , 这也是中国较早出现这一词汇的古诗词 , 与现在我们的理念有共通之处 , 不谋而合 。 ”辛亥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张长龙说道 。
文能提笔安天下 , 武能马上定乾坤 。 环顾展厅内 , 或是书录古语表达心境的作品 , 或是与家人“闲聊”的日记书信 , 亦或是赠予亲友的箴言 , 这些作品背后 , 是当年为振兴中华不懈奋斗的革命志士 , 亦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 。
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上马驰驱革命路,下马热血绘丹青
本文图片

展览现场 。 受访者供图
【对话文物守护者】
“80后”汪喜:
关注文物背后的每一个个体
来到辛亥革命纪念馆二楼的保管部 , “80后”的汪喜正忙着和同事们对一批文物进行鉴定 。 文物管理、收藏、整理、修复、研究……这是汪喜在辛亥革命纪念馆七年工作的日常 。
因为对博物馆的热爱 , 大学毕业后他便加入了博物馆行业 。 如今作为保管部副主任的他 , 对馆里的每一件文物可谓如数家珍 。
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上马驰驱革命路,下马热血绘丹青
本文图片

辛亥革命纪念馆保管部主任汪喜 。 受访者供图
“我在2014年来的时候 , 整个馆里的文物只有258件 , 加上文物资料只有1000余件 。 经过多年收集 , 现在已经有文物、资料等近一万件 , 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0件、三级文物204件 。 ”
七年的文物工作繁琐、细致 , 但文物背后的诸多故事却对汪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谈及让其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文物征集时 , 他忍不住泪湿眼眶 。
那是2015年前后的一个下雨天 , 两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带着女儿来到辛亥革命纪念馆 , 说要捐赠文物 。 可他们拿出来的文物 , 却是一叠破到快掉渣的抚恤证 , 上面隐约可见梁业菘三个字 。
他们告诉汪喜 , 梁业菘是辛亥革命炸弹队的队长 , 在一次制造炸弹过程中不幸牺牲 , 墓地也不知所向 。 梁家后人三代人寻找了近百年 , 依旧无果 , 希望托纪念馆帮忙留意 。
汪喜马上对这张抚恤证进行了修复、复制 , 同时也把寻找梁业菘墓这件事放在心上 。 之后 , 在辛亥革命纪念馆每年都举行的“走读广州辛亥革命史”扫墓活动中 , 汪喜都会认真浏览烈士墓碑上的名字 。
终于 , 有一次在银河公墓扫墓时 , 在辛亥革命烈士墓区 , 他竟真找到了梁业菘的名字!那一瞬间他激动万分 , 他立即打电话给梁家后人 , 对方感激不已 。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 , 让我决定去关注革命中的每一个个体 , 更加敬畏文物 。 ”汪喜说 。
“95后”文锦峰:
收录英烈事迹 , 传承英烈精神
10月8日 , 《辛亥革命英烈谱》在辛亥革命纪念馆官网上线 。 这份英烈谱收录了1895年至1912年间历次起义的3000余位英烈名字及事迹资料 , 这是由该馆与台湾辛亥武昌首义同志会合作共同完成的 。 生于1998年的文锦峰便是这项工作的骨干人员 。
文锦峰告诉采访人员 , 在1912年前后 , 孙中山先生为抚恤嘉奖革命志士 , 曾在国内设立多个临时稽勋局 , 其中一项工作即是收录缮正各省革命志士和英烈名单 , 共制成恤案表册近14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