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奴帖@董其昌 | 学书不从临古入,必堕恶道!( 四 )



书法上的移花接木如同花木嫁接一样,也有其必要条件和规律,一般要求所涉及书家的风格颇为一致,甚至有师承关系。智永与虞世南、徐浩与颜真卿的楷书,及颜真卿、米芾的行书皆然。移花接木方法的经常运用,最终可从形而下的点画结体,到形而上的神采精神,为形成自己的书法面貌作好准备。

官奴帖@董其昌 | 学书不从临古入,必堕恶道!
文章插图

临颜真卿《东方朔画像碑赞》


/03/
得意忘形——“临帖如骤遇异人”

1、意临

所谓“意临”,是指在临写的过程中,不再将点画及形体法度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古帖的神韵提到了首位。

“意临”往往是对一个字帖经过多次的临写,心中有了对书法字帖的理解掌握了其法度规律后出现的。董其昌中晚年,将意临作为重要的学习手段。其《临杨少师书后》云:“余以意仿杨少师书,书山阳此论,虽不尽似,略得其破方为圆削繁为简之意。”

“意临”必须重视理解原帖及其师法关系,“意临”“意取”皆不重形质,着力于神意的获得。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对于学习对象合理的摒弃,是广采博取集众家之长,突破一家束缚进入书道的重要手段。

意临的先决条件是对原帖的深刻理解,董其昌酷爱颜真卿《争座位帖》,不临池时也心中念想如痴如醉,“以至日枕卧,以手画被,即平善书此,于本文不能多合,笔法差近之。”

在没有字帖对照时,便在床上冥思苦想帖上字的点画形态位置,而当拿起笔来书写时,虽与原帖“不能多合”,但笔意则更加接近了,这就是“能解”的作用。

官奴帖@董其昌 | 学书不从临古入,必堕恶道!
文章插图


官奴帖@董其昌 | 学书不从临古入,必堕恶道!
文章插图


官奴帖@董其昌 | 学书不从临古入,必堕恶道!
文章插图

临《魏晋唐宋诸书卷》

2、“临帖如骤遇异人”

“意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熟悉的字帖意临,二是对陌生的字帖意临。前者由于书者长时间积累,“意临”时心中会映现出原帖的影象作为指导。而对陌生古帖“意临”则不然,往往困惑于陌生的点画结体章法。董其昌对此则采取了一种巧妙的方法:“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庄子所谓‘目击而道存’者也。”在此董氏提出了临陌生字帖,舍弃细节重视精神的主张,这与传统的临摹观有天壤之别。

美术界在画速写素描时,特别珍视第一印象,即在刚刚看到模特或景物时的感觉,这时候最容易捕捉到最突出的特点。若乘此新鲜感将其捕捉于笔下,则画作一定精彩非常。奇特的是当长时间面对所画的对象时,则其特点渐渐消失,被程式化的一般规律所代替。

书法临写也是如此,到名山大川旅游时,忽然看到了山壁上名家题字,在被震憾的同时,书法的特点深深地印在了大脑中,回家后拿起笔仿写之,往往也能得其大意。董其昌不但书家,也是大画家,所以他的感觉更为深刻。“临帖如骤遇异人”作品,不求惟妙惟肖的表现原作,其如同中国画中的大写意,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其为丰富笔法铸造个人风格,能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04/
涅槃重生——“析骨還父析肉還母”

1、“学古人书,不必多似”

在董其昌的临帖过程中,随着阅历的增加和书法水平的提高,其心态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临帖“纯如师法”,经过“得意”阶段,渐渐的向离帖自成意趣方面发展。这从他不同阶段临习《兰亭序》的主旨追求上,可以看的非常清楚。最初临《兰亭》时,其惟妙惟肖的计较于点画结构,曾批评赵子昂所临“学不纯师”,而自己许以“绝肖”原帖。之后对《兰亭》熟烂于心,时常背临,“一似抚无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