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续书谱》:草书连绵不绝就好吗?有病!

#书法#姜夔《续书谱》第四章《草书》(下):草书连绵不绝就好吗?有病!
常听人说某人草书“连绵不绝,一泻千里”,本以为草书要写的连绵不绝才好,哪知道连多了并不好,不但会削减骨力,还会使作品变得俗气。来来来,让南宋姜夔告诉你,草书为什么连多不好。
用笔!《续书谱》:草书连绵不绝就好吗?有病!
文章插图

“自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属连;累数十字而不断,号曰“连绵”、“游丝”,此虽出于古人,不足为奇,更成大病。”
姜夔说,唐代以前的草书字是独立的,至多不过两字相连;至于十几个字相连,号称连绵和游丝的草书,虽然也出于古人,但是没什么稀奇的,反而是一种病。
唐代以前草书大致有两类,一是以皇象、索靖为代表的章草,一是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今草。
章草字字独立,无论是皇象的《急就章》,还是索靖的《月仪帖》,没有两字相连的。
用笔!《续书谱》:草书连绵不绝就好吗?有病!
文章插图

今草虽不是字字独立,但二王也有区别。王羲之两三字相连居多,如《初月帖》《快雪时晴帖》《频有哀祸帖》等;王献之五六字、七八字相连居多,如《中秋帖》《十二月帖》《奉对帖》,甚至还有一行都相连的,如《淳化阁帖》中收录的诸帖。
独立应是指章草,两字相连指王羲之草书,多字相连指王献之草书。对了,东汉还有一个“草圣”张芝,他的《冠军帖》也属多字相连。不知道我的草书属于哪一类,晚上做梦的时候我得问问姜夔。
问题来了:姜夔为何认为草书多字相连是病?我们继续往下看。
用笔!《续书谱》:草书连绵不绝就好吗?有病!
文章插图

“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复变化多端,而未尝乱其法度。”
姜夔说,古人写草书,就像今人写楷书一样认真,并非随随便便。其字的相连处,只是笔锋牵带而已。古人草书凡点画的地方下笔都重,不是点画的地方,笔锋偶尔带过,下笔都轻,尽管变化多端,却从未违反这个原则。
古人草书是否真如姜夔所说?当然,要不然的话《续书谱》的作者就是我了,是你也有可能。
用笔!《续书谱》:草书连绵不绝就好吗?有病!
文章插图

以王羲之《得示帖》为例。(从右至左)第一行有“知足下”、“未佳”和“耿耿”三处相连;第二行有“吾亦劣”、“日出”和“乃行” 三处相连;第三行有“不欲”一处相连;第四行有“羲之顿首”一处相连。
字的本体用笔很重,上字和下字相连处很轻,笔锋一带而过,亦断亦连。字由点画组成,而字与字相连处非点画,轻重变化正如姜夔所说。
【 用笔!《续书谱》:草书连绵不绝就好吗?有病!】但是,这里仍无法回答上面的问题。人家卖个关子不行吗?知识要一点点学习,所以我们继续往下看。
用笔!《续书谱》:草书连绵不绝就好吗?有病!
文章插图

“张颠、怀素最号野逸,而不失此法。近代山谷老人自谓得长沙三昧,草书之法,至是又一变矣。流至于今,不可复观。唐太宗云:‘行行如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恶无骨也。”
姜夔说,张旭、怀素的草书最为放纵,但也没有违背这个原则。近代(北宋)黄庭坚自称得怀素秘传,草法到他这又是一变,传到现在(南宋)已经不值得看了。唐太宗说:“行行像春天的蚯蚓那样屈曲,字字像秋蛇那样扭结。”这话是批评那些没有骨力的草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