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史记|把《三十六计》当做传统经典,真是太搞笑了( 二 )


【|短史记|把《三十六计》当做传统经典,真是太搞笑了】该书第十四章《各种考录》中 , 收有一份题为《三十六着》的“洪门哲学” 。 与《三十六计》一书的计谋名称逐一比对后 , 便可发现二者几乎一模一样 , 区别不过是有些地方二者分别用了不同的同义词 。 如第九条洪门写作“坐观成败” , 三十六计写作“隔岸观火”;第十一条洪门写作“张冠李戴” , 三十六计写作“李代桃僵” 。
“洪门三十六着”的全部内容 , 可参见下图 。 《洪门志》的编纂者还在注释中写道:“三十六着 , 又称三十六计 , 即三十六种计策 , 用兵处世 , 无往不利 , 所谓‘神机妙算’ , 故有称之为洪门哲学 。 ”
|短史记|把《三十六计》当做传统经典,真是太搞笑了
本文图片
洪门三十六着
据该书编纂者朱琳在《再版序言》中披露 , 《洪门志》一书成稿于民国二十九年秋 , 也就是1940年 。 成书后即委托上海的中华书局排印出版 。 次年朱琳被上海虹口的日本宪兵部队当成“抗日分子”逮捕 , 关押了长达八个月之久 。 中华书局“对于本书的排印 , 也就停止进行” 。 此后 , 直到1947年 , 该书稿才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 。
也就是说 , 手抄本的《三十六计》出现于1941年 , 而“洪门三十六着”最晚在1940年 , 就已被朱琳收录到了《洪门志》中——自然 , 该“三十六着”在洪门中流行的时间 , 无疑还要更早 。 对于这种先后关系 , 较为合理的一种推论是:有人自洪门的相关人物或资料中了解到了“三十六着”的存在 , 遂将之分类——分为“胜战计”“敌战计”等六套 , 每套包含六计 , 推衍——添加解释之词 , 如什么“阴在阳之内 , 不在阳之对”云云 , 补充——以按语的形式增入案例 , 如来自《三国演义》的庞统献连环计之类 , 实则《三国志》中并无此事 。 于是 , “洪门三十六着”便变成了兵书《三十六计》 。
|短史记|把《三十六计》当做传统经典,真是太搞笑了
本文图片
如今 , 《三十六计》已被普遍误认为“国学经典”
之所以这样推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三十六计》拼凑成书的痕迹实在太过明显 。 比如 , 为了迷惑读者 , 书中故弄玄虚 , 经常极为生硬地援引《易经》来解释计谋名称 , 导致许多语句不通 。 “围魏救赵”一计中的“敌阳不如敌阴” , “暗度陈仓”一计中的“顺以动豫 , 豫顺以动”等 , 便是典型案例 。 读者阅读计谋名称本来是明白的 , 看了计谋名称下面的解释 , 反而莫名其妙陷入了难以理解的困境 。 这绝不是真正的军事家正儿八经撰写兵书会犯的错误 。 这种词句不通 , 意味着拼凑增补该书之人并无深厚的古文功底 , 其身份很可能是横跨晚清与民国之人 , 只受过有限的旧学教育 。
再如 , 书中许多计谋名称其实是同义重复 。 “声东击西”与“暗度陈仓” , “釜底抽薪”与“上屋抽梯” , “假途伐虢”与“顺手牵羊”等 , 具体涵义虽有细微不同 , 但主旨是相近的 。 正经兵书如《孙子兵法》《纪效新书》等 , 绝不会这样安排内容 。 惟有“洪门三十六着”这种江湖路数 , 不会在意这种情况 。
再如 , 《三十六计》所引案例 , 许多属于“小说家言” 。 “反间计”的按语说 , “又如周瑜利用曹操间谍 , 以间其将” , 显然指周瑜利用蒋干 , 让曹操杀死蔡瑁、张允 。 该故事是《三国演义》杜撰的 , 历史上的蔡瑁与曹操有旧 , 降曹后封汉阳亭侯;张允降曹后结局未知 。 可以肯定的是 , 曹操未中过什么周瑜的“反间计” , 蔡瑁张允也不曾因“反间计”被杀 。 “连环计”的按语里说 , “庞统使曹操战舰勾连 , 而后纵火焚之 , 使不得脱” 。 该故事同样出自《三国演义》 , 《三国志》中并无“庞统献连环计”的记载 。 正经的军事家撰写兵书 , 会求助史书 , 不会求助《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