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诗|浅谈于雅欣组诗《兴城,我文字之外潜藏的城》

文/ 瓜尔佳荒原
接手盛京文学(官)网现代诗终审不久 , 就在9月的送审稿里惊喜地读到让我惊诧、心悸、呼吸窒息的3首组诗 。
东来的《勿忘9:18》给人的沉重感 , 有如无法挪移的磐石从肩顶往下压 。 而《戈壁》诗里的一句“戈壁是一颗大树/胡杨在树下坐着思考” , 让我记住了千克聿这个名字 。 古往今来写大漠的人很多 , 能真正把大漠写出灵性来的少之又少 。 千克聿虽然没有像李亚伟那样把河西走廊写成史诗 , 但他点到而止的刀斧神功和鬼才 , 也甚是了得!
组诗|浅谈于雅欣组诗《兴城,我文字之外潜藏的城》
本文图片
于雅欣 , 笔名欣语 , 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 《盛京文学(官)网》诗歌主编
雅欣(欣语)的组诗 , 从另一视角让你真切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回应、对现实的触碰及至这一系列的体验过程 , 让你不得不追随作者的踪迹和脉络去消解灵魂的饥渴 。 在《兴城 , 我文字之外潜藏的城》的组诗里 , 作者没有将自己设置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 只是以敏识的才气和心智 , 把压抑的隐痛不动声色地掩藏于字里行间 。 从诗学角度看 , 她只想借用外化语言的推进力去铺展紧张摩擦的历史演进 。 换句话讲 , 她是从情感的神秘倾向与理性的思维逻辑之间寻求着平衡布局与结构的可能 , 以淡化严苛尖锐的字面留痕 。 帕斯说过 , 假如一个作家标榜理性、正义 , 历史都在他这一边 , 那是不道德的 。 我想作者在构思这首组诗时会对心愿与现实作辩证地考量的 。
我不知《兴城 , 我文字之外潜藏的城》是不是雅欣诗歌中的代表作 , 但可以肯定的是 , 这组诗已经展露出它独特而明显的文字标记 , 以及作者诗性的才质和禀赋 。 盛京文学(官)网在刊发的编者按中写道:“这组诗是写葫芦岛兴城的景观集会 。 在作者笔下 , 意会出了‘常有镜头够不着的地方’的感觉 , 更有一种撞上屏幕声色爆炸的美 。 即使没有去过兴城 , 此刻也多了那么一层向往 。 实中寓虚 , 虚实相济 , 将自己的情感与景与物融为一体 。 简单的文字中更是融入自己随行感悟 , 历史的时空在此刻叠交 , 聚集在一起多的是一种对岁月的敬畏 。 兴城、袁崇焕、督师府、菊花岛 , 不仅是沉睡的人物和古迹 , 在作者的眼里更是情感的寄托 , 思想的呢喃 。 ‘如果可以……’宁愿执杯煮酒与亘古同醉 , 不管红尘菲菲 。 ”
除编者按介绍的这些 , 我以为雅欣这组诗在写作手法上也有可资鉴之处 , 比如反衬的巧妙运用 。 譬如:
组诗|浅谈于雅欣组诗《兴城,我文字之外潜藏的城》
本文图片

云在天上飘
思绪在脚下厚重
这是作者个人情感在组诗里最先的流露 。 再往下 , 读者还能透过“飘”的表象感悟到这“云”的之所以“不同” , 从而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 看似平常的句子 , 通过这一“动”(飘)一“静”(厚重)的明显对比(反衬)伸展了诗的张力 , 也把那一刻古战场的烽火硝烟与元宵佳节的热闹场景对作者心灵的撞击暗示出来 。 接后 , 作者又通过“石狮”这一物象 , 进一步揭示了心中的无奈:
若遇农历的元宵佳节
热闹不过祖氏石坊下蹲守的石狮
除了落满全身的手印
一切都支撑不起这一刻的凝重
正月十五摸狮祛病是兴城民间流传了很久的风俗 , 年年的这天晚上兴城南街都是人潮如涌 , 近乎都是为了来摸摸牌楼身边的狮子 , 而此时的狮子就担起了民间赋予的另一使命——驱邪除病 , 这种时候人们是很少再去关心“石狮” 以及在督师府和大明遗址所欲象征的旧时威严 。 试想一下 , 有多少景观不都是成了被消磨借藉的道具嘛 , 是值得今人所喜还是旧人所悲谁又能评说得清?作者或者就是带着这种困惑和思考离开古城遗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