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天一阁博物院,正式启动流散海内外书籍访归工程

采访人员 陈 冲 通讯员 屠建达 向玉婷 王伊婧
10月11日 , 由宁波市天一阁和宁波市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天一阁与流散书籍访归中外学术研讨会”在天一阁博物院召开 。 会上 , 天一阁正式宣布 , 启动天一阁海内外流散书籍访归工程;如何开展天一阁流散书访归 , 是本次研讨会最重要的议题 。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教授沈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教授何义壮(Martin Heijdra)等20余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应邀出席 , 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 , 齐聚天一阁 , 就古今典籍流散问题展开探讨 , 并为天一阁海内外流散书访归工作出谋划策 。
|宁波天一阁博物院,正式启动流散海内外书籍访归工程
本文图片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院长庄立臻在研讨会致辞中表示 , 当前我们处于中华文化全面复兴的伟大历史时期 , 政府对于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 开放共享理念深入人心 , 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应用 , 天时地利人和 , 这些都为天一阁书籍访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2021年是天一阁创始人范钦诞生515年周年 , 举办研讨会也是我们对这位伟大藏书家的藏书精神 , 最好的纪念、告慰和传承 , 访归的路很长 , 但是我们一定会非常努力 。
宁波市社科院副院长童明荣在研讨会致辞中说 , 天一阁作为藏书楼的典范 , 对藏书流散的研究和访归 , 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是对古代藏书楼的复原 , 是藏书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 特别是对于流散到海外的中国典籍的访归更是牵动历代中国学者的心 。 中国学者访书海外有150多年的历史了 ,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 , 尤其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 ,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举办天一阁与流散书访归中外学术研讨会 , 可谓是恰逢其时 , 意义重大 。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 , 重振民族精神 , 复兴传统文化 , 应当从访归散逸古籍、整理前贤著作入手 。 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种便利条件 , 积极开展流散书访归工作 , 这不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 也是我们当前刻不容缓的责任 。
|宁波天一阁博物院,正式启动流散海内外书籍访归工程
本文图片

宁波天一阁原藏阁书
流散了五分之四
“自来收藏之久永者 , 前于范氏 , 固未有若范氏者;后于范氏 , 恐亦未必有如范氏者 。 ”在《天一阁藏书考》中 , 著名史学家陈登原对天一阁藏书作出了如此的评价 。 其实 , 历来藏书的流散 , 同样“未有若范氏者” 。 天一阁藏书在巅峰时 , 曾多达7万卷 。 而在其后450余年的传承中 , 历经明清易代、《四库》征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及薛继渭盗书等种种劫难 , 不断流失 , 到1940年代曾一度仅存13038卷 , 不足五分之一 。 流散年代不一 , 流散方式多样 , 流散种类繁多 , 导致对这些流散书的追踪调查极为困难 。
不过 , 让失书归阁也是450年十几代天一阁人的共同梦想 。 从历代范氏族人开始 , 地方贤达、文化名流和历代政府都以不同的方式 , 或赎购 , 或捐赠 , 或抄录 , 四处寻访流散阁书 , 力求合浦珠还 。
如今被誉为“乾隆三宝”之一的《平定回部得胜图》铜版画 , 曾在1914年被薛继渭窃出 , 后经范氏族人赴上海打官司 , 方才追回 。 1915年 , 宁波学者张美翊将其购得的范钦中举的《嘉靖七年浙江乡试录》、中进士的《嘉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以及范光文手抄诗稿三部流散书 , 交还天一阁 。
1949年后 , 天一阁收归国有 , 借助国家和社会的力量 , 访归工作成效显著 。 四十余年间 , 陆陆续续从古旧书店、民间藏家等处访得流散书185部170册 , 将散落在民间的阁书搜罗殆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