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任性”的杜甫:酒既不能饮,那菊花也没必要开了|周末读诗( 二 )


竹叶于人既无分 , 菊花从此不须开 。
殊方日落玄猿哭 , 旧国霜前白雁来 。
弟妹萧条各何往 , 干戈衰谢两相催 。
/ /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九 , 九为阳数 , 日月并应 , 故又称重阳 。 以重九谐音“长久” , 俗嘉其名 , 以为宜于长寿 , 因而自古有插戴茱萸、饮菊花酒、登高享宴等风俗 , 避灾克邪 , 以祈长寿 。
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 , 我们来读杜甫这首诗 , 就更能体会他的孤独和凄凉 。
重阳饮酒 , 旨在高会亲朋、祈福长寿 。 然而杜甫在这一天 , 却是独酌 , “重阳独酌杯中酒” , 佳节还是要过的 , 酒还是要喝的 , 重阳和独酌对照 , 形影相吊 , 酒味不用说 , 必也凉薄 。
登高还是要登高的 , 哪怕抱病 , 也要强起而登江上台 。 当时杜甫已离开成都 , 沿长江东下 , 意欲北归 , 中途滞留在夔州 , 《秋兴八首》即写于这段时期 。 江上台应是杜甫常常登高望远的一处地方 , 巫山巫峡气萧森 , 江间波浪兼天涌 , 都应在此高台上所见 。
“竹叶于人既无分 , 菊花从此不须开” , 竹叶不是竹叶 , 借指竹叶青酒 , 是虚写 , 菊花则是真菊花 , 此即所谓“真假对” , 对得清新别致 。 据说杜甫当时病肺 , 不能饮酒 , 独酌杯中酒 , 许是一时起兴 。 酒既不能饮 , 那么菊花也没必要开了 , 他说 。 诗中的杜甫 , 就是这么任性!
颈联不禁黯然神伤 , 泪下沾裳 。 “殊方落日玄猿哭 , 旧国霜前白雁来” , 有没有注意到句中的色调?落日、黑猿、旧国、白雁 , 江天暮晚 , 弥漫出浓重的死亡气息 。 殊方落日 , 仿佛一场盛大的葬礼 , 玄猿哀哭 , 犹如无数迷路的幽灵 。 白雁捎来北方的霜讯 , 又要到冬天了 。
一生有一生的轮回 , 一年有一年的轮回 。 十年漂泊 , 久无消息 , 弟妹已成梦中人 。 他们各在何方 , 还在不在世上 , 这些皆不得知 。 知的是自己 , 壮志逐年衰的自己 , 抱病在这个叫夔州的地方 。 干戈不息 , 衰谢相催 , 眼看此身行将老去 , 久久淹留而不得归 。 登高似乎违背了登高的本意 , 本为祈福 , 反添哀伤 , 福在哪里?
我们当今读杜甫 , 较之忧国伤时 , 更应关注他的诗对于汉语的价值 。 W.H.奥登说过 , 一个诗人若有什么政治责任的话 , 那就是为其母语建立一个正确的使用典范 , 保持语言的神圣性是诗人理应担当的角色 。 杜甫在这方面当之无愧 , 我们反复读诵他的诗 , 就可以找回汉语强大的生命力 。
异乡|“任性”的杜甫:酒既不能饮,那菊花也没必要开了|周末读诗
文章图片

清石涛《重阳登高图》
03
十三朵白菊花
/ /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 , 中有孤丛色似霜 。
还似今朝歌酒席 , 白头翁入少年场 。
/ /
传奇诗人周梦蝶有一首诗 , 题为《十三朵白菊花》 , 诗前数行小字 , 叙其缘起甚美:“于自善导寺购菩提子念珠归 。 见书摊右侧藤椅上 , 有白菊花一大把:清气扑人 , 香光射眼 , 不识为谁氏所遗 。 遽携往小阁楼上 , 以瓶水贮之;越三日乃谢 。 ”
不知送花者系谁氏 , 白菊的冷艳清愁 , 与淡泊狷介、依靠摆书摊聊且度日的周梦蝶 , 真的很般配 。 自东晋陶渊明爱菊 , 菊花便成了隐逸的象征 , 这些寒冷的小小火焰 , 仿佛不甘睡眠的秋之眼 。 十三朵 , 这数字意味着什么?萧萧的诀别 , 抑或无言有哀的深情?诗人也不好说 。
再来看乐天的诗 。 乐天的重阳节从不孤寂 , 即使孤寂 , 也有一群人陪在身边 。 《重阳席上赋白菊》 , 席上就是歌舞酒席 , 可见是很热闹的 。 另一首写于外放期间的《九日登巴台》 , 虽自叹两年来在外漂泊 , 旅鬓已白 , 乡书不来 , 然而仍是“临觞一搔首 , 座客亦徘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