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来袭,财务人该如何“自救”?

|职业倦怠来袭,财务人该如何“自救”?

_原题:职业倦怠来袭 , 财务人该如何“自救”?

无论是刚入职场的财务新人 , 还是已在职场打拼多年的财务管理者 , 都可能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
相关调查显示 , 70%的中国职场人轻微倦怠 , 13%的人重度职业倦怠 。 同时 , 人们对于工作的倦怠感周期越来越短 。
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感 , 以最佳状态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陷入职业倦怠并不可怕
“‘边际效益’这个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可以解释职业倦怠现象 , 在职业发展的‘边际效益递减’的拐点上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 ”国家能源集团秦皇岛发电有限公司总会计师陈海妹认为 , “边际效益递减”是人生的正常状态 , 而“边际效益递增”属于逆流而上 , 想要始终保持“递增”更是难上加难 。 从“边际效益递增”到“边际效益递减”的拐点 , 就是职业瓶颈 。
回顾自身财务职业生涯 , 陈海妹告诉记者:“从最基础的财务岗位成长为国家能源集团财务领域的一名总会计师 , 在我20余年职业经历中 , 曾在个别阶段出现过较为短暂的职业倦怠期 。 ”
她克服职业倦怠的妙招就是保持成长性 , 即不断为自己设定工作、学习或生活的小目标 , 一步步前进 。
陈海妹的职场经历主要可分为“两个10年” 。 第一个10年是在中型规模的电力信息化公司 , 从一名出纳成长为公司的总经理 。
“从财务到市场开发岗位 , 从项目实施到公司治理 , 每一次岗位的变化都充满机遇和挑战 。 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 , 我也顾不上倦怠 。 ”陈海妹说 。
第二个10年是回到上级公司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 重新回到财务战线的她发现 , 伴随着时代变化与企业发展 , 财务人员面临的世界更为广阔 , 财务管理逐渐“从财务走向业务、从会计走向管理、从数据走向价值、从规范走向智能” 。
“特别是之前在公司做统筹管理的工作经历 , 我更加认识到财务人员要重构自己的核心技能 。 因此 , 在更加繁重的工作之余 , 我坚持学习 , 先后报考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选拔、CIMA、ACCA等 。 ”陈海妹表示 , 坚持学习是一种自我拓展和放松的方式 , 不仅能认识志同道合的业界前辈、领域精英 , 开阔视野、更新知识 , 还能减轻对未来的恐慌 , 增加工作的积极性和兴趣 , 从而避免产生倦怠 。
朝阳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宋颖霞从事财务工作已有21个年头 。 由于工作变动 ,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被审计、上报各项财务数据与报表 , 曾让她对财务工作的热情逐渐冷却 , 甚至有过转行和放弃的念头 。
“不忘职业梦想和初衷 , 学会自我排解职场压力、分享职业生涯中的成功与喜悦都是很好的解决方法 。 ”她告诉记者 , 对会计专业的喜爱给了她无穷的动力 。
先后经历上市公司财务工作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广州分所合伙人付细军告诉记者:“我的职业经历主要是跟数字打交道 , 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较高要求 , 也承担着较大公众责任 , 因而 , 工作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压力 , 也曾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 ”
除制订中长期工作目标和短期计划以不断寻求工作的成就感 , 付细军通过保持学习力、加强体育锻炼和培养体育爱好等方式 , 克服职业倦怠 。
“我注重培养自己持续学习的习惯 , 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参与财政部全国会计高端人才班和广东省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人才班学习 , 还在工作之余参加中山大学管理学院EMBA学习 , 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 , 接触各行各业优秀正能量的精英 , 各种思想碰撞和裂变让我不断追求创新 。 ”付细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