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司马迁秉笔直书_司马迁的事例

司马迁到底是怎么死的?司马迁是以腐刑赎身而死 。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武帝想让李陵为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护送辎重 。
李陵谢绝,并自请步兵五千涉单于庭以寡击众,武帝赞赏李陵的勇气并答应了他 。
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时却遭遇匈奴单于之兵,路博德援兵不到 , 匈奴之兵却越聚越多,粮尽矢绝之后,李陵最终降敌 。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说:李陵侍奉亲人孝敬,与士人有信,一向怀着报国之心 。
他只领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杀敌一万多,虽然战败降敌,其功可以抵过,我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 。
然而,随着公孙敖迎李陵未功,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之后,武帝族了李陵家,而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 , 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 。诬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 。
终于,在那个“臧获婢妾犹能引决”的时代,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 。至此,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对极刑而无怯色 。在坚忍与屈辱中 , 完成那个属于太史公的使命 。

主要内容 司马迁秉笔直书_司马迁的事例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主要成就
一、文史
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史记》全书完成 。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八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 , 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
二、思想
司马迁借老子之口说出了被他改造过和发展了的至治理想 。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内核 , 有意识地剔除了反映原始社会“小国寡人”和奴隶社会“使民”如何的思想 , 体现了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思想 。其核心是天道自然 , 要旨是人民的足欲 。
三、天文
在两汉时期的星象家中 , 首先要提出司马迁 。大家都知道司马迁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而不知他也是一位对天文星象精到造诣的专家 。其实只要仔细读其《史记》的《天官书》、《律书》、《历书》 , 就可明白称他为天文星家专家决非虚誉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迁司马迁与《史记》是怎样的?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 , 汉左冯翊夏阳人 。县治在今陕西省韩城市西南 。
司马迁像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历史学家、文学家 。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他忍辱含垢、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史记》 , 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深刻地反映出中华民族从黄帝始祖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的社会生活,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诸方面揭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风貌 。
司马迁的祖先为重黎氏,从颛顼到唐尧、虞舜之时,世代执掌天宫地理的职责 。到了周代,重黎后代有个叫休甫的人被封于程地 , 为伯爵,称程伯休甫,周宣王时任司马的官职,从此以司马为姓氏 。世代掌管周王室的国史档案 。秦惠文王时 , 司马错因伐蜀有功做了郡守,司马错的孙子司马靳与秦名将武安君白起曾坑杀赵军四十万于长平 。司马迁的高祖司马昌是司马靳的孙子,为秦主铁官 。曾祖司马无泽为汉市长 。祖父司马喜为五大夫 。父亲司马谈是个博学之士,汉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 。著有很重要的一篇理论文章《论六家之要旨》 。详细总结、科学分析了战国以来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的精神思想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他认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 是治理天下最好最省力的学说 。同时司马谈在任职期间搜集记录了大量历史资料 , 积极筹划史记的写作 。不幸公元前110年司马谈病逝 。临终前嘱咐司马迁“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司马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 , 弗敢阙 。”
司马谈对儿子司马迁自幼便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 无论从思想、人格,还是治学态度诸方面,司马谈对儿子司马迁的影响十分深刻,奠定了司马迁伟大人生的基础 。司马迁自幼便跟着父亲司马谈在司马书院识字读书,10岁便能诵读“古文”了 。司马谈不单纯教儿子书本知识,他还指导儿子参加社会实践 。在司马迁20岁的时候,安排一次壮游 。于是,司马迁开始了收集历史轶闻、考察名胜古迹的学术活动 。司马迁离开长安,南游江淮,先到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探“禹穴”,考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事迹 。然后考察九嶷山(今湖南宁远县) , 又到长沙追思贾谊 , 在汨罗江畔凭吊屈原之后,渡江北上淮阴,参观韩信母亲的墓地,过淮水 , 沿泗水北上,到鲁国都城曲阜,拜谒孔庙和孔子墓 。想孔子为人,尊孔子为“至圣” 。到薛地(今山东省枣庄市)看孟尝君养士的庄园 。又到楚霸王项羽建都的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走访刘邦的故乡沛郡和陈胜、吴广起义的蕲县 , 了解到楚汉之际的龙虎风云人物刘邦原来是一个贪酒好色的无赖、曹参是狱吏、周勃是吹鼓手、夏侯婴是马夫、樊哙是卖狗肉的、灌婴是卖布的小商贩 。于是,司马迁发出感慨:“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最后司马迁到达大梁(今开封市)考察 , 得知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史实 。秦国当年用水灌城灭魏 , 原来夷门就是大梁城的东门 。
司马迁游学之后,于公元前122年回到长安,当一名郎中(皇帝的侍卫、随从),多次随汉武帝出巡各地 。公元前111年 , 司马迁奉使西征巴蜀以南云贵等地,以郎中将的身例征战,安抚、视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公元前110年司马迁从西南回到长安,奔丧周南,安葬父亲之后,侍从汉武帝到泰山封禅,负薪塞黄河决口 。公元前108年继父职为太史令 。司马迁“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并开始利用国家藏书的“金匮石室”整理史料 。公元前104年主持改秦汉以来的颛顼历为夏历,制定了“太初历”以后,开始继承《春秋》的著述事业,正式写作《史记》 。
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的时候,公元前99年,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震惊抑郁,询问司马迁的看法 。司马迁认为李陵弹尽粮绝无奈投降,必伺机报答大汉朝廷 。汉武帝听后大怒,以为司马迁替投降者游说 , 借机打击皇亲国戚贰师将军李广利 。由此获罪,公元前98年下“蚕室”受“腐刑” 。司马迁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和侮辱 。他想到了死,但想到著述没有完成,不应该像鸿毛一样轻易一死 。他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先贤的遭遇看到了出路,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隐忍苟活”用来完成自己写作《史记》的宏愿 。这年司马迁48岁,写了《悲士不遇赋》 。
公元前96年,司马迁50岁被赦出狱,任中书令 。名义上比太史令职位高 , 实际与宦官没有区别 , 更加激起司马迁受侮辱与被损害的悲愤 ,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 。到公元前91年55岁时,司马迁作《报任少卿书》说:“仆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 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 。”“仆诚已著此书 ,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司马迁因有怨言,再次下狱,死 。
司马迁除了著有《史记》之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其他赋作8篇 , 今仅存《悲士不遇赋》 。另有传世散文名篇《报任安书》 。司马迁用整整13年的时间写成了《史记》 , 牢房里为...说起司马迁大家都知道《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系的前史著作 。在牢房里他仍笔耕不辍的奋斗了13个年头,前后用了整整18年的写成了《史记》,但是在牢狱中为何有这么充足的创作材料 , 我认为这个是皇帝给他的开的一个绿灯,因为司马迁文学很高 , 皇帝也非常赞同他,允他继续履行史官职责,继续创作 。具体缘由我来带大家一起探讨下 。
主要内容 司马迁秉笔直书_司马迁的事例

文章插图
正是基于以上几点,外加强大定力和决心,他以孔子作《春秋》为榜样创作了《史记》,也算是对自己史官生涯和父亲谆谆教诲的一个交代 。史家之绝唱 , 无韵之离骚这也是后人最司马迁比较中肯的评价了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写作风格司马迁的史记贡献和特点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开创了“纪传体”体例 。何谓纪传体呢?纪 , 指本纪 , 即皇帝的传记;传,指列传,是一般大臣和各式人物的传记 。历史人物是丰富多彩的 , 历史现象是纷纭复杂的 。怎样才能把大千世界的各种人和事都包容在一部书里呢?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上,在《史记》中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 。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 。“本纪”按年代顺序记叙帝王的言行和政迹;“表”按年代谱列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书”记录了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世家”载述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业绩;“列传”记载各种代表人物的活动 。司马迁创造性地把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 。
(二)《史记》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 。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时期,记载了我国近三千年的历史 。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 。在《史记》中,司马迁第一个为经济史作传:《平准书》、《货殖列传》;司马迁又第一个为少数民族立传:《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他还第一个为卑微者列传:《刺客列传》、《游侠列传》等 。《史记》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 , 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 。由于纪传体可以容纳广泛的内容,有一定的灵活性,又能反映出封建的等级关系 , 因而这种撰史方法,为历代史家所采用,影响十分深远 。
(三)秉笔直书 , 是我国宝贵的史学传统,司马迁的《史记》对此有很好的发挥 。所谓秉笔直书,就是史学家必须忠于历史史实,既不溢美,也不苛求,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撰写历史 。《史记》明确表示反对那种“誉者或过其失 , 毁者或损其真”的作法 。项羽是司马迁心目中的英雄,因此,司马迁以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爱记述了项羽的伟业 。但对于项羽的骄傲自大和企图以武力征服天下的致命弱点 , 司马迁也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对于先秦的法家和秦代的暴政,从感情上司马迁是愤恨的,但他做到了不因憎而增其恶 。相反 , 对法家的改革和秦代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他都予以充分的肯定 。正因为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才使《史记》以信史闻名于世 。《史记》还贯穿一条重要线索 , 即重视人的历史作用 。司马迁是反天命的 。强调人是历史的中心 。因此,他在写帝王将相的同时、注意为社会上的各种人立传 , 尤其是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放到与王侯功臣以及封建社会的圣人孔子同等的地位来写 。所以在《史记》中,既有战国七雄的世家、萧丞相(萧何) 。留侯(张良)的世家、孔子的世家,同时也有《陈涉世家》 。司马迁也很重视物质生产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 , 把经济状况同政治上的治乱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他还强调总结历史经验 。提出以史为镜、鉴往知来的思想 。由于司马迁在历史编纂学上的伟大创造精神,他的进步的史学思想和严谨的治史方法,使《史记》成为我国史学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司马迁也赢得了“中国史学之父”的美名 。
(四)《史记》也是一部形象生动的历史 , 它的文采历来为我国文学界所称颂,它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 。司马迁像一个出色的画家,以他那十分传神的画笔,为我们勾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又像一位善于捕捉瞬间的雕塑家,以他那锋利的刻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风采各异的雕像 。在《史记》这座人物画廊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历史上那些有作为的王侯将相的英姿,也可以看到妙计藏身的士人食客、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为知己者死”的刺客、已诺必诚的游侠、富比王侯的商人大贾,以及医卜、俳优等各种人物的风采,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启迪 。司马迁创造性地把文、史熔铸于一炉,为我们写下了一部形象的历史 。所以,鲁迅先生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古代浩瀚的史著中,《史记》拥有的读者量是首屈一指的 。
司马迁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我们要学习司马迁在逆境中精神,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忍辱负重,司马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司马迁的事例(主要内容)司马迁的事例: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 。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 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 无韵之离骚” 。
主要内容 司马迁秉笔直书_司马迁的事例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司马迁的人生观、生死观是非常积极,非常壮烈的 , 这贯穿在《史记》的各个篇章、人物、事件上 。扩而言之,说《史记》全书就是对司马迁本人的人生观、生死观的深刻阐释,也未为不可 。试从几个方面看:
司马迁认为:人生一世 , 应该不失时机地艰苦奋斗,以期为社会 , 为国家作出一番贡献,扬名声,显父母,使自己列于“立德、立功、立言”的士君子之林 。
《太史公自序》在表述《史记》选择什么人入“列传”时说:“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 , 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 。”毫无疑问,《史记》所敬佩、歌颂的都是轰轰烈烈,为社会、为人世作出了突出贡献,或是在“立德”、“立言”上有突出表现的人 。
在司马迁笔下 , 不只他所敬佩的人是如此艰苦奋斗,勇于事功,即使那些受他批判的人也几乎都具有这种积极奋斗的精神 。如李斯人生哲学的要义就是“得时勿怠”,就是“因瑕衅而遂忍之” 。
【主要内容 司马迁秉笔直书_司马迁的事例】司马迁这样看别人,也这样要求自己 。他在《报任安书》中说:“立名者,行之极也 。”又说:“君子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他在《太史公自序》中引用父亲的话说:“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 此孝之大者 。”他感于时代的要求与父亲的教导,立志要继孔子之后写第二部《春秋》 。志大才疏是许多知识分子的通?。?司马迁的认识也难免有不少偏颇,但不可否认,这里所表现的那种积极入世、艰苦奋斗、勇于建功立业的精神是极为可贵的 。
人类社会正是靠着这种锐气、力量 , 才得以不断前进,如果都像庄周那样把一切都看穿了,都去追求个人的自由与潇洒,那人类社会还能有什么创造,有什么进步呢?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司马迁的人生观与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