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李伟长:写下生活里的“私货”

“我不喜欢的:优雅、纯粹、精致、审美、葡萄酒
我喜欢的:粗糙、摩擦、不够从容、敞开、经冬而熟的春酒
不喜欢的:诗人、浪漫、精英、贵族、才子
喜欢的:冯至、穆旦、诗、《都柏林人》、香烟、麦收季节
不喜欢的:希望、绝望、虚妄、激昂、争论不休
喜欢的:温暖、踏实、平淡、强韧、香椿、小米粥和咸菜
……”
10月17日 , 青年批评家李伟长携最新阅读散文集《未被摧毁的生活》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上海文化》副主编张定浩、小说家周嘉宁做客上海上生新所茑屋书店 , 一场深入且真诚的对话便由这样一首短诗拉开序幕 。
这首诗是张新颖写于2012年的《清单》 , 最后一句是“喜欢的:未被摧毁的生活” 。 李伟长很喜欢 , 特问来用作新书的书名 。 今年9月 , 《未被摧毁的生活》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 书封则听了张定浩的建议 , 用了被轰炸摧毁的荷兰屋图书馆 。
“我一直喜欢‘河水’的意象 。 ”张定浩说 , “某种意义上 , 河水是不可摧毁的 , 但它之所以不可摧毁 , 是因为它不会像山峰和岩石那样一直静止在某处 , 而是会不停地向前奔流 , 直至海洋 。 张新颖老师在文章里写过一句话 , 大意是问‘水在水中是什么样子的’ , 而我们这些依旧存在着的生命在这尚未被摧毁的生活中 , 正如水在水中 , 河流一直向前 , 生活也一直在向前 , 也因为它的一直向前而不可摧毁 。 ”
张定浩特别提到 , 在李伟长的这本《未被摧毁的生活》里 , 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其中很多篇文章的写法也似乎是在不停地向前奔走 , 可能他写的时候都不知道最后会写到哪里去 , 只是顺着自己心意写 , 但就在这样向前探索未知的过程中 , 文章本身慢慢成为了好文章 。 这写作的过程本身也在象征着某种“未被摧毁”的过程 , 在某一刻 , 形式和意义奇妙地合二为一 。
书评|李伟长:写下生活里的“私货”
文章图片

青年批评家李伟长携最新阅读散文集《未被摧毁的生活》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上海文化》副主编张定浩、小说家周嘉宁做客上海上生新所茑屋书店 。
本文现场图片:上生新所茑屋书店
书评|李伟长:写下生活里的“私货”
文章图片

今年9月 , 《未被摧毁的生活》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
在具体的文字里 , 有更重要的东西
张新颖说:“生活是什么?大概就是和可能摧毁你的各种力量搏斗、纠缠 。 ”
出生入死的桑塔格、乱世里的松本清张、在路上的凯鲁亚克、危险的纳博科夫、毒舌的奈保尔、特立独行的温特森、沉默的格拉斯、孤独的珀金斯……翻开《未被摧毁的生活》 , 我们会看到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作家 , 一次次挣扎向上的经历 , 一段段明暗相间的人生 。
书评|李伟长:写下生活里的“私货”
文章图片

书封
“当书名和书封确定了 , 你会发现一个比较忧伤的事情 , 就是你写了一本书 , 很多篇文章 , 但你想说的和你能够说的似乎都在这个书名和封面里了 。 ”李伟长说 , 有时看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 , 感觉比看这本书获得的力量都大 。
“这个他说得不对 。 ”张新颖笑着反驳道 , 看到《未被摧毁的生活》时他很高兴 , 因为他发现自己和李伟长在阅读趣味上有很多重合的地方 。 “比如他有一篇是写劳伦斯·布洛克 , 我基本不读侦探小说 , 但我读过的所有布洛克作品都是我自己买的 。 当然我们也有差异 , 我喜欢的布洛克是探长系列的 , 他写的那篇文章是雅贼系列的 。 再比如他谈到的以赛亚·伯林 , 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作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