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李伟长:写下生活里的“私货”( 三 )


真实的困惑 , 诚实的自我
2020年一过 , 李伟长已到不惑之年 。 在他看来 , 自己的精神生活大概就是想明白了“无能为力”并接受这些的过程 , “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习性 , 接受自身的力不足 , 接受自己的不乐意 , 都是属于我个人的写作意义 。 倘能引发别人一些微小的共鸣 , 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喜悦 。 ”
在这本《未被摧毁的生活》中 , 周嘉宁常看到一个词:“私货” 。
“对我来讲 , 第一个‘私’在于这些文章面对了我的很多困惑和问题 。 ”李伟长回应说 , 比如以赛亚·伯林 , 他有一个做木材生意的父亲 , 父亲唯一想的事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安稳的生活 , 于是从俄国迁到了英国 , “这个过程在我看来非常迷人 。 一个父亲用尽了所有力气来做这一件事 , 他也不知道把儿子送到伦敦以后会出现一个以赛亚·伯林 , 这是我读《伯林传》时被反复打动的东西 。 被打动以后 , 你会想起很多人和事 , 你会想起塞尚的父亲 , 不可避免地 , 还有自己的父亲 。 ”
“还有些事 , 有些经历 , 你永远不可能在文字里说得清楚 。 看一个写作者的文字 , 我们只能看到他说出来的部分 , 如果足够幸运 , 我们或许还能顺着这些话往里走 , 触发自己更多的想法 。 ”李伟长称 , “我不能说这本书里是我全部的想法 , 我只能说它的确是我诚实写的 , 还有一些东西是我没有办法用文字来表达的 。 ”
张定浩提到 , 批评家詹姆斯·伍德恰有一篇文章叫做《私货》 , 伍德写他最喜爱的鼓手基斯·穆恩 , 说穆恩作为一个鼓手 , 从不满足做乐队的节拍器 , 而是“将尽可能多的私货塞进每个小节” 。 “对于周嘉宁这样的小说家而言 , 文字里有‘私货’是很正常的 , 因为小说必然会有小说家自己的生命体验 。 但对崇尚公允客观的评论家而言 , ‘私货’似乎还是相对陌生的东西 。 ”
但在他看来 , 一篇好的评论恰是带有“私货”或者说印有强烈个人风格的 , 如果没有 , 评论就可能始终只是原作的附庸 , 而那样的评论对于读过原作的读者而言并无意义 。 “那些好的评论家 , 比如詹姆斯·伍德 , 无论他谈的作家对你而言是陌生还是熟悉 , 都能让你觉得有收获 , 甚至你对原作知道的越多 , 你反过来就越能从那些好的评论家那里获得更多启发 。 这启发并不是知识 , 而是一种由比你更为杰出的灵魂所带来的更为深刻的生命体验 。 ”
书评|李伟长:写下生活里的“私货”
文章图片

张定浩
当一种渴望接上了另一种渴望
在给《未被摧毁的生活》的序言中 , 张新颖写:“阅读随笔可以看作一种渴望接上了另一种渴望 , 更准确地说 , 是同一种渴望的不断延展 。 根本上的‘动力机制’和过程中的步步探索 , 使得这一类型的写作 , 比表面看起来要紧张得多 , 苦恼得多 , 兴奋得多 , 快乐得多 。 ”
一般情况下 , 他不喜欢一种“非要说出书是好与否”的书评人心态 。 “因为一本书究竟好不好对你其实并不重要 , 跟你真正有关系的是你能从这本书里获得什么 。 我们回想一下 , 阅读最初的动力是因为自己的匮乏 , 是想从书中获得从未有过的知识、经验、想象、感受或者是别的什么东西 。 所以真正好的阅读一定是把自己放得很低的阅读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他认为 , “伟长的阅读随笔里面有伟长” 。
【书评|李伟长:写下生活里的“私货”】张新颖说 , 在《未被摧毁的生活》里 , 李伟长没有把自己放到一个居高临下的评判家的位置 。 “相反 , 你可以看到他读到哪里比较兴奋 , 比较着迷 , 比较震动 , 他把他兴奋的、着迷的 , 振动的、无知的 , 困惑的东西全部写了下来 。 他有一种渴望 , 这种渴望推着他去阅读 , 去寻找一本书能带给他的东西 , 同时 , 他还有另一种渴望 , 就是忍不住把自己发现的东西告诉给别人 , 像一个人有了秘密之后 , 总想找几个朋友说一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