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剧场|《存在与时间2.0》:每场只有一位观众的“哲学戏剧”( 二 )


当然 , 演出也不可能全部以即兴完成 , 随着谈天说地走向深入 , 我发现话题被李嘉龙潜移默化地导向了他的小学同学马仃 。 在李嘉龙口中 , 马仃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成熟与智慧 , 他会向校长反映加餐豆浆的过期问题 , 还曾从池塘中救过快要溺水的李嘉龙的性命 。 “但当我在前不久的同学聚会上和大家聊起马仃时 , 老师同学都不记得他了 。 ”李嘉龙诚恳而动情地为我介绍了马仃的传奇 , 之后向我抛出问题:你还记得你的童年吗?
随之 , 观众在李嘉龙的带领下终于推开实验剧场的第二道大门 , 并赫然发现王翀、王小欢等7位演员早已排成两排等待观众 , 他们一边高唱“太阳当空照……” , 一边邀请观众加入游戏——丢手绢、跳大绳、老鹰捉小鸡、捉迷藏……刚刚还沉浸在烛光中的马仃故事的观众 , 也许都来不及意识到自己已经站在了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的舞台之上、作品行进到了如传统戏剧所言的“第二幕” , 他们更多体验到的 , 是出乎意料的身体运动唤醒了潜藏在灵魂深处的童年记忆 。
接下来的剧情进一步超出着观众的心理预期:幕布拉开、观众席展露后 , 观众看到剧场的300多个座位上 , 都分别挂上了剧组或征集或购买的童年物件——钢笔墨水、虾条、毛绒娃娃 , 甚至半个世纪前的学生登记表、三洋牌单卡录音机……整个实验剧场在这一刻变成了为这一位观众举办的童年回忆展 。 在我的场次中 , 李嘉龙还打开了一个那种很多家庭盛放零碎物件的大饼干盒 , 让我从中取出弹弓再打一次石子 , 又教我如何用泡泡胶吹出泡泡……
“至少观众都能感知到 , 这部作品有关童年 。 ”导演王翀留意 , 这个十一假期 , 剧组每天演出四场 , 基本每天都会有观众因这场童年的回溯而湿了眼窝 。
剧场里的海德格尔
即便对哲学未有深入涉猎的观众 , 也很可能听说过海德格尔与他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 。 有观点认为 , 在西方哲学史上 , 海德格尔不仅是20世纪贡献最卓著的哲学家之一 , 也足以与柏拉图、笛卡尔、黑格尔、康德等哲学伟人齐名 。 戏剧《存在与时间2.0》的创作动因 , 即是因为正在人民大学攻读哲学专业的编剧马楚怡对海德格尔的钟情 , 在这部作品之前 , 她已与王翀合作过《我们从何处来 , 我们是谁 , 我们向何处去2.0》 , 并在《茶馆2.0》中饰演康顺子 。
因为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以及《存在与时间》原著的晦涩 , 整个剧组都公认马楚怡是他们中最能甚至唯一能将其搞懂的人 。 然而另一方面 , “将在外 , 君命有所不受” , 当马楚怡临近演出来到广州探班时 , 才发现自己的剧本已在排练场的集体创作中被王翀和演员们大幅修改 , “她最后也无可奈何 , 被彩排感动哭了两鼻子后 , 还是接受了” 。 在王翀的观念里 , 如果《存在与时间2.0》要在哲学与戏剧之间二选一 , 他会坚定地选择后者 , 正如演出最终所呈现的 , 除了“马仃”这一取自马丁·海德格尔的名字 , 以及演员提问“你知道海德格尔的全名吗”作出的暗示 , 观众从作品中主要感觉到的 , 并非是难以亲近的哲学宣讲 。 王翀认为 , “还是要让作品鲜活”。
其实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的导演王翀 , 过去十余年内似乎一直给国内戏剧行业留下了一种富有知识的印象 。 这可能与他长期坚持独立制作 , 是行业中颇有成绩的中生代自由艺术家不无关系 , “极小剧场三部曲”便是通过机构支持或众筹完成的难以商业化的作品 , 他的其他作品《样板戏2.0》《Kiss Kiss Bang Bang 2.0》和《鼠疫》2.0版等 , 则分别由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等机构委约 , 至今未在中国内地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