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剧场|《存在与时间2.0》:每场只有一位观众的“哲学戏剧”( 三 )


但王翀这一次没有选择援引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大词”为作品增添“深度” , 对此他的一个解释是他确实对海德格尔哲学算不上精通 。 在将马楚怡的哲学心愿转换为剧场实践之前 , 王翀对这位德国哲学大家的了解也只停留在“文科常识”的范畴 , 反倒是受到海德格尔哲学影响的法国存在主义浪潮令他更为倾心 。 今年上半年上演的王翀的作品《鼠疫》2.0版 , 便出自著名存在主义剧作家加缪的代表作 。
然而 , 那些对海德格尔哲学有所了解的观众 , 会发现戏剧《存在与时间2.0》的完整魅力 。 随着演出的继续 , 演员会邀请观众一道坐在剧场的观众席中 , 场灯逐渐暗下 , 演员为观众讲述了马仃故事的结局——一个仿佛马仃仙去了的神秘结尾 。 讲述完成后 , 演员再次反问观众 , “你觉得马仃的故事是真的吗?”并发出鼓励 , 让观众讲出自己想象的、马仃的朋友“我”又会经历的故事 。
如果用最粗线条的方式介绍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观点 , 那么我们可以说 , 存在并非客观的事物 , 也非主观的玄思 , 存在是一个动词 , 是人使世界得到意义的过程 。 这正如观众踏入《存在与时间2.0》的剧场后所体验的 , 这个为观众“私人订制”的空间打开了有别于俗世凡尘、忙忙碌碌的各种可能 , 它可能是观众似曾相识的童年 , 可能是马仃亦真亦幻的故事 , 也可能是无数种因海德格尔所谓的“我”——“此在”而开展出的存在 。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创作者精心设计的剧场魔法瞬间之中 , 观众得以思索并孕育属于自己的“存在与时间” 。
演出最后 , 观众被再次引导至出口前的一隅“小黑屋” , 这一次 , 李嘉龙与王翀等人邀请我一道席地而坐 , 我们虽看不见彼此 , 但听得见各自的提问与回答:你希望对12岁的自己说什么?你希望对20年后的自己说什么?你认为马仃在未来成为了什么?演员与观众的答案五花八门 , 王翀说他要对12岁的自己说“不要害怕爱情” , 我说要告诉20年后的自己“不要成为现在厌恶的那种人” , 而当谈到马仃的未来 , 演员从逐个回答忽而转为齐声朗诵:“马仃还成了观众 。 他的想象漫无边际 , 他会在剧场里瞬间移动 , 上天入地 , 无所不能 。 在演出结束的时候 , 他像重生的婴儿一样 , 离开剧场 。 ”
【实验剧场|《存在与时间2.0》:每场只有一位观众的“哲学戏剧”】接着 , 剧场的大门徐徐打开 , 外面的光照射进来 。 我如其他每一场的观众一样 , 离开剧场 , 回到寄物柜前 , 回到了这看似熟悉、实则已获得了全新存在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