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千古绝对!上联:“五月五日,五弟厨房讨粽子”,下联太经典了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最灿烂的地方就是语言文字方面。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毫无障碍的参与进去。而对对子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凝练表现,一直是各路文人骚客的爱好之一。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游玩娱乐,“吟诗作对”都是一种风雅的体现。


粽子$千古绝对!上联:“五月五日,五弟厨房讨粽子”,下联太经典了
文章插图

而在千百年间,也出现了许多构思精巧的千古绝对,今天要说到的就是清朝朱明戏曲理论家、诗人李调元有关的一副对子。说的是有一天正好是端午节,李调元去家里厨房找吃的,看见他的三嫂刚好在包粽子,而锅里也有已经煮好了的粽子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李调元闻了感觉更饿了,便向他三嫂要粽子吃。


粽子$千古绝对!上联:“五月五日,五弟厨房讨粽子”,下联太经典了
文章插图

而三嫂看他一副馋样,却并没有立即给他粽子,反而想着逗逗他,于是便说:“五弟想吃粽子可以,但是我得考考你,我出一个上联,你要是能对上,这粽子就给你,要是对不上,可就没粽子吃了,好好回去读书去。”李调元是出了名的才华横溢,怎么会害怕这个?于是李调元一口应下:“没问题,三嫂尽管出,若是真的对不上我也不好意思吃你这粽子了。”三嫂便出了上联:“五月五日,五弟厨房讨粽子。”这个上联的确不简单,首先是从当下场景而出,其次用了三个“五”字,最后还用了个“讨”字形容李调元的神态。


粽子$千古绝对!上联:“五月五日,五弟厨房讨粽子”,下联太经典了
文章插图

李调元听了心里有点不高兴,毕竟这个“讨”字实在是有点难看,他刚好又看到一边的台子上放了油炸糍粑,便指着油炸糍粑说:“这粽子我不吃了,我吃糍粑行了吧。”三嫂看他神态就知道他是为了个“讨”字不乐意,但还是跟他说:“这糍粑可以是我昨天半夜三更才舂好的,你要是想吃,还得过我这关。”李调元心里有点急也有点生气,他心想,我这吃个东西怎么还这么难了?连个糍粑不能吃。不过突然,他好像又想到了什么,原来刚才三嫂的话又给了他灵感,于是他张口说道:“三更三点,三嫂檐下头糍粑。”这对子对的不仅工整,还用个“偷”字报了三嫂说他“讨”粽子的仇。


【 粽子$千古绝对!上联:“五月五日,五弟厨房讨粽子”,下联太经典了】粽子$千古绝对!上联:“五月五日,五弟厨房讨粽子”,下联太经典了
文章插图

这下换三嫂觉得这字用得不好了,李调元就狡辩说:“是三嫂先用了‘讨’字的!”三嫂感觉好玩儿,这是他记仇呢,于是两人相视一笑,同意双方都改一个好听点儿的字,于是对联便成了:“五月五日,五弟厨房吃粽子。三更三点,三嫂檐下舂糍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