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那些年》《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与“纪念鲁迅逝世85周年”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那些年”“纪念鲁迅逝世85周年”是前几天的推送 , 一个一个点进去 , 看完之后倒有一种能把它们连接起来的想法 。
我们的文化忌讳直接谈“死亡” , “一了百了”是“自杀”的委婉说法 。 我们的社会虽然并非像有些宗教信徒那样相信自杀的人无法去天堂 , 但也对自杀呈相似的排斥态度 , 认为“自杀”是“不健康”“不正常”的一种表现 。
然而如加缪所说 , “自杀”是“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 。 自杀者要先经过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评估与怀疑 , 最终决定结束生命 。 可以说 , 这个行为是经过反思的结果 。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 ”
苏格拉底的名言揭示了哲学的任务之一:价值判断 。 这个价值不只是功利性的价值 , 不是市场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 , 而是自己判断的价值 。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那些年》《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与“纪念鲁迅逝世85周年”
本文图片

漫漫人生路上 , 人总有怀疑自己价值的那一刻 , 就算没想过一了百了 , 也总会问自己 , 这样活着有意义吗?人活着是为什么?
虽然启蒙理性的共识是“人是目的 , 不是工具/手段”;虽然存在主义早就告诉我们“存在先于本质” 。 这些思想的共同点都是在关注人本身 。
人不是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 , 人生并不是要去实现某个理想 , 追求某种预先设定的价值 。
人就是目的本身 , 人活着本身(存在)是大于人生意义(本质)的 。
但这些东西读着是一回事 , 明白是一回事 , 通透是另一回事 。
01
人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很难想到人生意义和人生值不值得这个问题 。 顺境中的人们更容易表层地把活着理解为体验 。
是啊 , 世界那么大 , 有那么多地方可以去看看 , 有那么多人期待相遇 , 还有那么多刺激的玩法 。 即使在地球上呆腻了 , 像贝索斯这样的富翁还能去太空体验 。
可是当人生诸事不顺的时候 , 就容易问自己:人活着为了什么呢?来体验苦的味道吗?
很难说命运对一位失聪的歌者到底是垂怜还是嫌恶 。 “夜莺生来就要歌唱” , 她已经有了天赋的嗓音 , 可是这天赋的事业却又遭受重创 。
所以当失聪的中岛美嘉摸着音响 , 用脚打着拍子唱出这首《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 情感强烈得溢出屏幕 , 让人不忍看第二次 。
命运已是如此沉重 , 哪里还敢再睹杜鹃啼血 。
在《披荆斩棘的哥哥》里 , 林志炫和热狗重新演绎了这首歌 , 相比之下 , 少了绝望 , 多了温暖和力量 。
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按照剧本写好的 。 人生最有魅力的地方就在于未知 。 每个人都经历过人生的“至暗时刻” 。
无人例外 。
02
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的日子是鲁迅最绝望的时候 。
那时鲁迅已经知道了“革命”并不能改变什么 , 自己家里有被迫成亲的妻子 , 上有母亲 , 下有两个弟弟要养 , 既不能舍生忘我投入革命 , 也不知道出路在何方 。
于是鲁迅只好在家抄古碑 , 与世隔绝 , 不问世事 , 沉浸在历史中麻痹自己 。
这个时候 , 办《新青年》的钱玄同来找他写东西 。 鲁迅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假如一间铁屋子 , 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 , 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 , 不久就要闷死了 , 然而是从昏睡中死灭 , 并不感到死的悲哀 。
现在你大嚷起来 , 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 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 , 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这个问题其实是做“快乐的猪”好还是“痛苦的人”好的社会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