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垂#米芾说“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到底啥意思?

姜夔在《续书谱》里有一个翟博寿学书法的记载说:“翟博寿问于米老曰:‘书法当何如?’米老曰:‘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后能之”。
姜夔(1154----1221)南宋江西人,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距离米芾生活的时代(1051—1107)一百多年,应该说对米芾的记载是非常可靠的,因为,像米芾如此详细谈书法的理论,只有对书法非常有研究的人才会非常重视,所以流传到姜夔的耳朵里,也是非常准确的米芾理论。
米芾的这个话是说,笔画是露锋还是藏锋,都要选择好调锋点,也叫用笔“选点”。
笔锋到了“选点”这个位置,就是调整笔锋的位置,能不能写好字,这个点非常重要。点击进入全网五十万书法人的共同选择
因为书法的艺术装饰性,主要在笔画的起笔和收笔两个位置上。但是,历代书法家的理解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无垂#米芾说“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到底啥意思?
文章插图
例如元代书法家董内直说:“无垂不缩,谓直下笔,即下渡上,至中间则垂而头圆,又谓之垂露,如露水之垂也;
无往不收,谓波拨处即往当缓回,不要一拨便去。”如果只是以一个竖画为例,那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米芾这句话的书法理论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书法定律,不妨把它叫做“选点定律”吧。
所以,米芾所指的笔法问题,就不是一个笔画的问题,而是所有笔画的问题。
无垂#米芾说“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到底啥意思?
文章插图
说实在,我提出“选点”这个说法真的有点太难为大家了,因为真没有人提出过这个词。我也没有想到与米芾的这句话联系起来。
书法“三段论”,即起笔、行笔、收笔。我的说法是,所有的笔画都是由起笔、行笔、收笔这个“三段论”组成的,这是书法基础的基础。
因为起笔有起笔之法,行笔有行笔之法,收笔有收笔之法。除了行笔之法没有“逆笔”和“选点”,起笔和收笔都有两种入笔和出锋的方法。
无垂#米芾说“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到底啥意思?
文章插图
例如,起笔有露锋入笔和藏锋入笔之法,收笔也有露锋出锋和藏锋出锋两种。点击进入全网五十万书法人的共同选择
那么,起笔和收笔的入笔和出锋,最后怎么完成“起笔”和“收笔”呢?
这就有个“选点”问题,也可以叫做“调锋点”,为什么不叫调锋点而叫“选点”?因为“选点”描述非常准确。
比如你的一个“收笔”到底是出锋还是藏锋?那么“调锋点”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因此,这就不仅仅是调锋这么单纯的问题。
例如,大家讲的“垂露”和“”悬针这两笔法,都有不同的选点“选点”。
【 无垂#米芾说“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到底啥意思?】我们看第二图所示:赵孟頫写的这个“泽”字的最后一笔竖画,居然用两个“选点”完成了悬针笔法。
其实,不是只有竖画才有“垂露”和“悬针”,如果我们把所有笔画的归类分析,无论点、横、竖、撇、捺,也无论是真、草、隶、篆、行,所有的笔画用笔在起笔和收笔部位,只有藏锋和露锋两种情况。
无垂#米芾说“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到底啥意思?
文章插图
要么你用藏锋,要么你用露锋,选择正确的用笔“调锋点”,这是写好笔画的关键,所以我们就叫“选点”。这个选点必须准确。
但是,我们发现,由于我们对书法的实践操作和理论论述之间有一定距离,所以,往往会产生“误读”现象。
如果误读纷纷,那么米芾的这个说法怎么会成为一个“选点”定律呢?所谓的定律就是有绝对的方法和规律,才会成为定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