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临|文娟姆妈几则日记,记录了她与道临先生跟我的交往,读来眼眶湿润……( 四 )


本文图片

电影《詹天佑》海报
那段时间 , 每隔两三周我总会去医院陪道临先生聊聊天 , 尽管 , 常常出现交流障碍 。 某日 , 与张瑞芳老师偶遇 , 她问我前日是否前去探望过道临先生 , 并说是老人家亲口告知 。 听罢此言 , 大喜过望 , 猜想先生记忆或许恢复 , 次日清晨便赶赴医院与之做采访 。
道临先生素来注意仪表 , 那日 , 照样穿戴整齐 , 仪表堂堂 。 遗憾的是 , 老人家的记忆断断续续 。 不过 , 他对母亲的爱依然深沉 , 仍记得母亲送给他覆盖着红色剪纸的茶杯;对共赴朝鲜战场的同事范正刚充满怀念 , 仍记得穿越炮火连天的山谷 , 与冯喆一起寻找战友的遗体;当然 , 也留存着有关电影《乌鸦与麻雀》《家》《渡江侦察记》的零星片断……
端坐在道临先生对面 , 望着这位曾经如此神采飞扬的艺术大师 , 我内心不禁涌起一股酸楚 , 但也想起他曾经跟我说过的话:“有不少人都说 , 是看着我电影长大的 , 我倍感欣慰 。 虽然已慢慢变老 , 但也可自豪地说 , 此生未曾虚度青春 , 没有辜负人民乳汁的培养 。 作为电影工作者 , 深感无以名状的幸福 。 ”的确如此 , 那些胶片 , 或黑白 , 或彩色 , 都记录了道临先生多姿多彩、充满阳光的人生旅程……在道临先生诞辰100周年时 , 忆起这些片段与感悟 , 更是别有一番滋味与意义 。
日记之四
道临说 , 看到一个好苗子 , 投可凡一票 , 平时(他们)偶尔也一起朗诵 。
文娟姆妈所说的“投一票” , 说的是1987年上海电视台举办的大学生节目主持人评选活动 。 继《你我中学生》节目大获成功后 , 电视台又开始筹划《我们大学生》节目 , 并从大学生中遴选主持人 。
孙道临|文娟姆妈几则日记,记录了她与道临先生跟我的交往,读来眼眶湿润……
本文图片

作者与孙道临合影
我当时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就读 , 因经常主持学校文艺晚会而被推选到大赛 , 经层层选拔 , 最终闯入决赛 。 按比赛规则 , 参赛者需自行设计一个五分钟小栏目 。 我有位同学特别擅长小发明 , 设计了新型输液软针 , 校园内外反响强烈 , 但他学习成绩不佳 , 对于如何评价这类学生 , 大家意见不一 。 于是 , 我便想到以此事作为切入点 , 就学生成绩与能力辩证关系进行讨论 , 故将栏目定名为《观察与思考》 , 采访嘉宾则为我的恩师、时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副校长的王一飞教授 。 一飞师文理兼擅 , 上课时常常妙语如珠 , 对学生提问对答自如 。 因此 , 待我上场时 , 便以采访方式与王一飞教授进行交流 。 针对当今医科大学生如何应对时代挑战的问题 , 一飞师答曰:“有人说 , 医学生应该准备一个装知识的口袋 , 但在知识裂变的今天 , 每年发表的论文有五百万篇 , 每一分钟就有一本书出版 。 如此这般 , 这个麻袋过于沉重 , 究竟谁才能背得动?因此 , 医学生在学校积累知识的同时 , 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 第一要有科学的思维;第二要有勤劳的双手 , 再高级的仪器也需要人来操作;第三便是自学能力的培养 。 ”这段采访虽然只有短短数分钟 , 但一问一答之间 , 条分缕析 , 基本点明能力与成绩关系 , 因此 , 受到大家赞许 。 作为大赛评委会主席 , 道临先生对这段设计与表现给予肯定 , 投出关键一票 , 使我在比赛中拔得头筹 。
后来 , 庆原跟我说:“那时候正逢我出国前夕 , 晚饭时听爸爸说起 , 发现一个主持好苗子 , 还是个大学生 , 决定要投上一票 。 ”道临先生的关怀与爱护 , 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