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纳|诺奖新得主笔下的非洲文学世界( 二 )


突破传统类型叙事的表达逻辑 。 古尔纳卓越的叙述艺术和独创的写作风格体现为 , 采用理性反思、嘲讽以及非线性等多样化写实表达方式 , 向读者呈现鲜活而丰富的人物形象和鲜为人知的殖民历史 。 比如 , 颇具盛名的代表作《天堂》是根据《古兰经》中约瑟夫的故事进行的改写 , 古尔纳刻意挫败读者对故事圆满结局的期待 , 突破传统线性叙事逻辑 。 这种文学艺术上表现的鲜明反差饱含作者的嘲讽和深刻反思 , 恰恰也体现了古尔纳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特色 。 尔后 , 古尔纳的新作品《抛弃》(Desertion , 2005)、《碎石之心》(Gravel Heart , 2017)、《死后》(After Lives , 2020)等小说 , 越来越呈现出这种非线性的叙事逻辑 , 作者多采用错位化和碎片化的叙事方式 , 将之与主人公流散和不安的生活心境相映衬 。
犀利的文风 , 诗性的写实言语 。 古尔纳以写长篇小说见长 , 但其短篇小说也同样功力十足 , 这主要体现在他独特的文风和言语表现艺术上 。 短篇小说《我母亲在非洲住过农场》(My Mother Lived on a Farm in Africa , 2006)是对电影《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 , 1985)的反写 , 直白且犀利地打破电影对非洲场景呈现的浪漫幻想 , 还原非洲的现实境况 。 “她非常清楚不可能像她们刚刚在电视上看到的美好生活一样 。 不用多想 , 她就会知道卡迪的母亲不可能生活在真正的非洲农场里 , 那里有开阔的天空和浓浓的树荫 , 有刺槐大道和灯火通明的走廊 。 更可能的是 , 卡迪母亲的非洲是你在电视上瞥到的另一个非洲 , 街道上挤满了人 , 尘土飞扬的田野里孩子依偎着母亲 。 ”同时 , 小说细致而真实的场景描述 , 呈现出非洲农场真实的一面 , 与电影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反差 , 展现了古尔纳写实表达的独特之处 。
深刻而细腻的人文关怀
以强烈的同理心书写现实的难民题材 。 相较于众多著名的后殖民文学作家 , 古尔纳文学作品独特之处在于他永恒的难民题材 , 这与古尔纳自身的经历有关 , 更体现出作家古尔纳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人文关怀 。 古尔纳的成长经历与流亡、殖民压迫、种族歧视等词语密切关联 , 这为其作品的撰写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经验 。 然而 , 作家的人文关怀和同理心则使其能透彻地诠释众多难民的内心疾苦与不安 。 古尔纳最新的两部小说《碎石之心》和《死后》依旧是书写现实的难民题材 , 将流散在多元文化中难民的不安的窘境和生存现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
深切关注人的存在和命运的辗转 。 在古尔纳的创作中始终蕴含着对人生母题与主体自我性的凸显和关注 。 正如诺贝尔委员会主席颁奖时陈述的那样:“古尔纳对真理的执着和对简单化的厌恶是惊人的 。 他带着强烈的同情心和坚定的奉献精神 , 追踪个人的命运 。 ”古尔纳结合自身流亡的经历 , 在小说中始终贯穿着强调自我身份和自我空间的确认 。 古尔纳的代表性小说《多蒂》《天堂》《令人羡慕的宁静》等皆是描述多文化背景和境遇中的个人成长史 , 或是寻求和创造自我身份与自我空间 , 或是对邪恶和复杂环境的对抗 , 刻画出殖民主义背景下奋力对抗环境和命运的人物形象 , 真实再现殖民时代“夹心人”的生存现状 , 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
非洲作家古尔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进一步打开了世界了解非洲文化的窗口 。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作家屈指可数 。 古尔纳以英文写作 , 努力通过文学作品推广非洲文学 , 主张发出非洲人自己真实的声音 。 他的作品优质且丰硕 , 在英语文学世界产生了极大影响 。 正如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作家索因卡所言:“这不是对我个人的奖赏 , 而是对非洲大陆集体的嘉奖 , 是对非洲文化和传统的承认 。 ”古尔纳此次获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既为重新定义非洲及后殖民文化作出卓越的贡献 , 又进一步在世界文学中勾勒出非洲文学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