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客家文脉】五华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

【文脉|【客家文脉】五华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危健峰 通讯员 张炳锋
文脉|【客家文脉】五华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
本文图片

羊城晚报10月21日客家文脉报道版面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塔岗村的狮雄山遗址 , 是秦汉南越国时期的一处大型建筑遗址 。 2011年8月被广东省文化厅公布为首批广东省大遗址保护单位 , 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0月12日 , 梅州市公布“梅州十景”系列评选结果 , 其中五华县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 , 狮雄山的远古神秘和独特的秦汉遗风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 “南越国”“赵佗”“长乐台”“考古”……一连串的关键词让人思绪万千 。 近日 , 羊城晚报采访人员到五华华城镇走访 , 探寻狮雄山的神秘所在 。
文脉|【客家文脉】五华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
本文图片

五华狮雄山遗址
五华山下的越王台
从梅州五华县城水寨镇出发 , 驾车行驶约20多公里 , 就可到达千年古镇——华城 。
华城镇 , 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称长乐镇 。 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 , 因县治长乐镇设立了长乐县 。 民国三年(1914年) , 为了不与福建、湖北两省的长乐县名雷同 , 又因长乐镇内有五华山 , 于是改县名为五华 , 并将长乐镇改为华城镇 。
“五华山下越王台 , 故址犹存卓氏宅 。 传闻基石大专车 , 乃令毁弃无遗迹 。 ”清朝举人温训在《越王台怀古》中写下无尽的追思 , 作为《长乐县志》的编纂人 , 他认为“越王台”就是南越王赵佗在长乐镇建立的“长乐台” 。
史料记载 , 赵佗统治南越国时在岭南地区筑了4个行宫(台) , 分别是广州朝汉台、广州越秀山越王台、新兴白鹿台、五华长乐台 。 明末清初学人屈大均《广东新语》中记载:“(四台)在长乐县五华山下者 , 曰长乐 , 佗受汉封时所筑 。 ”
狮雄山位于华城镇东南方向的塔岗村 , 远看像一头雄狮 , 因而得名“狮雄” 。 “五华山”是否就是“狮雄山”目前无法定论 , 但1982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 , 在狮雄山采集到一批蝇纹瓦片和戳印方格纹陶片 , 经广东省博物馆专家复查 , 认定该遗址为汉代建筑遗址 。 随后 , 从1984—1990年历经四次调查、勘探、考古、发掘 , 根据出土文物论证 , 该遗址为西汉前期南越国王赵佗所筑(高台建筑—长乐台) 。 2010年11月在原保护范围以外横竖一公里大范围展开了第五次调查、勘探、考古、发掘 , 进一步发现了大量东周、秦、汉、唐、宋等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用品遗存 。 同时 , 还发现有建筑基址、排水沟、陶窑、水井、灰坑、灰沟等大量遗迹 。
据了解 , 目前狮雄山遗址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 , 秦汉时期遗迹主要分布于狮雄山南面山冈的四级台地上 , 高台被环绕壕沟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 。 文物挖掘后 , 考古专家对狮雄山遗址进行了技术填埋保护 。
文脉|【客家文脉】五华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
本文图片

狮雄山遗址考古现场
狮雄山遗址的秦汉古韵
在五华县博物馆 , 陈列着从狮雄山遗址出土的陶片、板瓦、筒瓦、瓦当、陶器、石器、铁器、碳化植物种子等文物 , 这些出土的文物 , 南北文化交相辉映、相互融合的证明 , 成为研究粤东北的秦汉文化的“瑰宝” 。
“共出土的文物有2000多件 , 其中价值较高及比较完整的有300多件(套) 。 ”据五华县博物馆馆长张汉彬介绍 , 这些文物中最具价值的是68枚钤印封泥 。 封泥又称“泥封” , 主要用以封缄文书和封存货物 , 是古代封缄用泥的遗存 。 狮雄山出土的部分封泥上印有“定楬之印”“定楬丞印”“蕃”等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