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客家文脉】五华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 三 )


2012年3月 , 中国南方(十省)区域考古高峰论坛暨五华狮雄山秦汉遗址研讨会在狮雄山召开 。 与会专家认为 , 狮雄山建筑遗址不仅是南越国时期赵佗所筑的“长乐台” , 而且是秦、汉早期平定岭南东部时 , 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战略要塞建筑遗址 , 其价值不逊于“南海1号” 。 从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角度来看 , 如今广泛分布全球又聚居于闽粤赣边区的客家族群之历史文化与“狮雄山遗址”一脉相承 。
狮雄山遗址与客家迁徙历史一脉相承
狮雄山秦汉考古遗存的发现和清理 , 区分出了战国末期(秦代)和西汉早期(南越国时期)的遗迹和遗物 , 为岭南秦汉时期的考古研究树立了新的年代标尺 。 古籍记载南越王赵佗建有四台(行宫) , 狮雄山建筑遗址的宫殿式回廊建筑是考古发掘中唯一可以证实的南越国赵佗行宫重要遗迹 , 即长乐台 , 对研究赵佗及南越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 出土遗物在相关科学或领域中也极为重要 , 具有重大的文物、科学和历史价值 。 南越王赵佗在五华山下筑“长乐台”已为历史文献所肯定 , 而五华县华城镇的文物则提供了实物证据 。 1992年6月12日 , 五华县华城镇华新街103号店铺墙基内还发现清时期的“南越王台故址”石碑 。
狮雄山遗址与客家建筑文化一脉相承
狮雄山遗址是一座由壕沟和建筑遗迹共同构建的城址 , 是岭南城址的新类型 , 它的发现为岭南的秦汉城址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 狮雄山位于五华山下的谷地之中 , 狮雄山遗址发现的南越国宫殿式建筑基址 , 在城址的布局结构上 , 呈现出一种既模仿中原城市营造制度又因地制宜的建筑思想体系 。
狮雄山遗址古县城区域规划清晰:被3条壕沟分成4个区域 , 有衙署区、作坊区、粮食储藏区 , 城址的东面是墓葬区 。 大型建筑基址被分布于四周的墙基、高台、角楼围绕 , 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 。 汉以后岭南历代房屋建筑流行设置角楼或望楼 , 与狮雄山汉代主体建筑有一定渊源关系 。 现今聚居于闽粤赣的客家族群 ,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 , 粗略分类就有闽西的土楼、赣南的围屋和粤东的围龙屋 , 若仔细区分则有几十种不同的形制 , 但从建筑核心特质来看 , 现今客家民居文化的精髓显然与狮雄山遗址城堡式建筑群一脉相承 。
狮雄山遗址与客家饮食文化一脉相承
狮雄山遗址出土遗物有大量的植物遗存共有23种之多 , 包括有粳稻、籼稻、黍、粟、小麦、大豆、小豆、藜属、李、蓼属、梅、杨梅、葡萄属、山胡椒属、山桃、蛇葡萄属、柿属、桃、乌榄、吴茱萸属、盐肤木(五倍子树)、野葵、樟属等 , 其中粟的数量最多 , 其次是粳稻 , 再次是小麦 , 说明食用的粮食以粟为主 , 粳稻为辅 , 小麦也有一些 。 说明守卫这个地方的人员结构是以北方人为主体 , 岭南土著居民占少数 。 客家饮食文化基于中国传统的农耕稻作 , 充分利用山野之根、河塘之鲜和各类粗粮杂食 , 与狮雄山遗址出土遗存一脉相承 。
(周云水 , 博士 ,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 梅州市古民居研究会执行会长 , 梅州市餐饮行业协会监事长 , 龙川县赵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 )
文脉链接
赵佗:“南下干部第一人”
赵佗 , 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人 , 原为秦朝将领 , 曾与任嚣一起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 , 后来被秦始皇任命为龙川令 。 秦末大乱时 , 赵佗割据岭南 , 约在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 , 自立为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