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客家文脉】五华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 二 )


文献记载 , 秦汉时期粤东有揭岭(揭阳岭) , 揭岭以南有揭阳 , 而“揭”通“楬” 。 有专家认为 , “定楬”当为“平定揭岭”的意思 , “定楬丞印”或是“定楬”这个地方官员的印章钤印;而“蕃”字说明狮雄山秦汉城址与秦时南海郡郡治“蕃禺”有联系往来 。
文脉|【客家文脉】五华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
本文图片

狮雄山遗址“定楬之印”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尚杰在《五华狮雄山》一书中认为:“文字材料的发现 , 确定其(狮雄山遗址)为秦和南越国时期所设‘定楬道’之治所 , 纠正了过去将狮雄山秦汉城址整体作为赵佗所筑‘长乐台’的认识;同时 , 也为探索岭南地区南越国建立之前的历史提供了新的线索 。 ”
张汉彬告诉采访人员 , 狮雄山遗址的五次挖掘引来考古界的高度关注 , 很多考古专家和研究秦汉文化的学者慕名前来参观指导 , 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更重要的是目前挖掘的几个坑址只是整个狮雄山遗址的“冰山一角” , 狮雄山或许藏有更多更大的文化宝藏 。
历史的迷雾还有待狮雄山遗址的进一步挖掘才能解开 。 无论如何 , 狮雄山遗址及其出土的文物成为了研究南越国历史的重要史料 , 对揭示秦汉王朝与南越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 , 以及岭南地区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均有重要价值 。
文脉|【客家文脉】五华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
本文图片

狮雄山遗址出土的文物
狮雄山遗址的保护利用
人们通常把占地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范围较大、有居民生活、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不可移动的地下文物遗迹称为“大遗址” 。 1995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文件及199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大型文化遗址的概念、工作内容和方向 。 2011年 , 狮雄山建筑遗址被列为广东省首批大遗址保护项目 。 2016年 , 梅州市人民政府以一号文件 , 公布了《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狮雄山建筑遗址保护规划(2013—2030)》 。
考古发掘应该重视遗迹的保护和展示 , 将之建成遗址博物馆或遗址公园 。 据了解 , 梅州市五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狮雄山秦汉遗址的保护开发工作 , 专门设立了狮雄山秦汉遗址管理处 , 邀请设计团队编制了“狮雄山秦汉遗址公园”建设规划 , 初定规划为遗址公园区、产业协调区、度假及配套服务区、村庄发展区和居住及配套服务区共5个区 。
“世界客都的文化旅游可以借力狮雄山遗址文脉 。 一个好的文化遗产景观 , 相当于一场精彩的文化艺术表演 。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研究员周云水认为 , 狮雄山遗址考古发现或将重新书写梅州市客家地方文明史 , 规划建设遗址公园 , 可以更好地传承文脉、弘扬文化 , 增强凝聚力 , 也能够吸引四面八方的参观者、旅游者 。 用狮雄山遗址为核心的客家文化遗产讲好故事 , 需要立足在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具较强说服力的特点上 , 讲好梅州故事、客家故事和中国故事 。
文脉|【客家文脉】五华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
本文图片

狮雄山塔
文脉观察
客家文化与“狮雄山遗址”一脉相承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 周云水
狮雄山遗址的第五次调查勘探、考古发掘 , 发现大量东周、秦、汉、唐、宋等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用品遗存 , 还发现宫殿式的回廊建筑基址以及其他房屋基址、灰坑、壕沟、井和窑等 , 并出土大批建筑构件、日用器皿、兵器、封泥、植物遗存等 。 考古专家认定狮雄山遗址保存良好 , 出土遗物丰富 , 遗址地层及年代真实 , 完整性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