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喜智与悲智》 杨绛的智性写作,与情感辩证法( 三 )


感性|《喜智与悲智》 杨绛的智性写作,与情感辩证法
文章图片

《喜智与悲智》
作者:吕约
版本:KEY·可以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7月
例如 , 在谈论杨绛小说“精微知畿”“察微知著”特点的时候 , 吕约笔锋一转 , 忽然将其与传统“批判现实主义”的宏大叙事模式做起了对照:“近现代‘批判现实主义’话语模式 , 建立在历史‘进步论’与现实‘可理解性’的基础之上 , 对于历史进步的‘规律’以及人把握‘现实’的能力没有疑问” , 于是 , 《洗澡》里“微观”对“宏观”的反动及二者的“互文互摄” , 便不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形式问题 , 而拥有了“社会历史批判和文化批判”的精神史话题色彩 。 这都是《喜智与悲智》一书里令人眼前一亮的部分 。
最后 , 还是要说回到杨绛先生 。 《喜智与悲智》的重要性 , 当然与杨绛先生文学创作的价值分量密切相关 。 我开头所谓的杨绛先生“备受喜爱” , 并不是想当然之语 。 在现代传媒语境下 , “备受喜爱”的重要佐证之一 , 便是衍生出的“山寨品”或“梗”(新的流行句式或表情包等) 。 杨绛先生恰好就有 。
还记得吗?杨绛先生102岁诞辰前后 , 一篇题为《杨绛一百岁感言》的小文走红网络 , 但内容大多是网络自媒体借名伪造的劣质“鸡汤” 。 “假文”被拆穿之后 , 随之出现了附有杨绛先生“虚构台词”的表情包 , 台词是“我没有说过那种蠢话” 。 这是一场颇具喜剧色彩的“小意外” , 但客观上 , 既印证了杨绛先生的作品(或者说 , 她的为人为文之风格)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 , 同时也暗示着 , 大多数读者或许对杨绛先生的文学世界并不算非常了解 。 在此意义上 , 吕约《喜智与悲智:杨绛的文学世界》一书的问世 , 似乎又显得格外有现实性意义 。
本文原载于10月23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04版 。 撰文:李壮;编辑:何也;校对:薛京宁 。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10月23日专题《喜智与悲智:杨绛的文学和精神世界》的B01-B03版
「主题」B01丨喜智与悲智:杨绛的文学和精神世界
「主题」B02-B03 | 杨绛:将历史与人性反思含藏在节制的文字背后
「主题」B04丨《喜智与悲智》 杨绛的智性写作 , 与情感辩证法
「文学」B05 | 《鄙视》 婚姻的另一种真相:爱无能与不可说
「历史」B06-B07丨公元1000年 , 被人类遭遇的“全球化”
「经济」B08 | 《大分流》 从偶然与必然中理解现代世界的形成
(点击观看专访许子东视频)
《新京报·书评周刊》2020.9-2021.9合订本火热预定中 , 想要阅读更多精彩专题 , 请扫描下图二维码进行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