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焦点分析 | 海外蓝领招聘遍地开花,国内市场等待下一个春天


作者 | 邓咏仪
编辑 | 苏建勋
疫情三年 , 中美两地的蓝领招聘赛道 , 如今来到一个分岔路口 。
近日 , 一家名为Workstream的蓝领自动化招聘公司 , 获得共计1.08亿美金的B轮融资 , 由GGV领投 。 本轮融资后 , WorkStream估值已接近10亿美金 。
WorkStream的融资 , 只是海外VC对蓝领招聘热切关注的其中一面 。 从去年开始 , 海外已经有大量蓝领招聘公司获得下注:
7月 , Homebase获71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 投后估值在5亿-6亿美元之间 , Homebase是专注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蓝领服务的平台 。
3月 , 蓝领AI招聘平台Emi获得1100万美元A轮融资 。 同月 , Connecteam获得1.2亿美元C轮融资 , 估值超过8亿美元 , Coonecteam为一线蓝领员工提供假勤、培训、沟通工具 , 过去一年收入增长了400% 。
2021年11月 , 做蓝领轮班调度的When I Work完成2亿美元融资;位于伦敦的蓝领管理平台Blink也获得2000万美元融资 。
不仅是初创企业 , 大厂和老牌HR公司也都在投入 。 Meta旗下的WorkPlace , 目光也已经从白领群体 , 转向蓝领市场的一线员工 。
全球范围内 , 招聘赛道的线上化都是先从白领开始 , 再到蓝领群体 , 这和移动互联网普及的趋势相符 。 疫情让在线化浪潮加速 , 也终于让HR SaaS赛道在蓝领细分赛道带燃起一把火 。
不过 ,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 , 中美市场的差异越来越大——海外蓝领招聘赛道融资火热 , 但国内这两年年却略显冷清 。 2022年已到尾声 , 市面上的蓝领招聘企业 , 无论是新融资还是新公司 , 都是寥寥无几 。
原因是为何?

海外:全面开花
蓝领是一个巨大的用工市场 。 据美国2018年的一项统计数据 , 全球大约有27亿“无办公桌”(一线和服务)工人 , 占全球劳动力比例超过80% 。 但当时 , 全球企业IT预算只有1%用在这一群体上 。
不难理解 , 疫情持续三年 , 对企业方的用人成本 , 用人习惯 , 以及员工的远程办公、远程就业等等习惯 , 影响是巨大且持续的 。
在海外 , 最老牌的HR巨头 , 如Monster、Workday等 , 其业务大盘也都是白领群体 , 收入来自的公司 , 对蓝领群体的覆盖在长时间内都是缺失的 。
新一代蓝领招聘公司正是从巨头的缝隙中崛起 , 疫情加速了这个进程 。
一个印证是 , 这两年获得融资的蓝领SaaS公司 , 大多数成立于2014年前后 , 很多都从中小企业做起 。 到疫情前 , 这些公司普遍已经有成型产品 。 若抓住疫情带来的数字化机遇 , 就能实现快速增长 。
WorkStream就是典型例子 。 2017年刚成立时 , WorkStream靠的是本地的许多餐饮小店成长起来 , 这些小店往往服务半径只有几公里 , WorkStream靠着这些客户打磨出最初的产品 。 到了疫情期间 , 几位创始人观察到 , 许多商场都倒闭 , 但人们对餐饮需求急剧增加 , 所以楼下的快餐店还是活得非常好——于是 , WorkStream决定将几乎将所有资源都投入到餐饮领域 , 这是让公司实现规模化增长的关键一步 。
而海外这波蓝领招聘公司的另一个特点 , 是更加垂直化、本地化 。 很多创业公司凭借着一个颗粒度极细场景的需求 , 就能让早期商业模式跑通 , 实现正向现金流 。
伦敦的一个公司Blink , 就瞄准了英国的交通和医疗系统中的一线工作人员 。 据TC , Blink有超过5000名公交车司机用户 , 大部分人平均每天打开13次这个软件 , 查看工资单、轮班、假期和加班费等内容 , 或是在软件里聊天 。
大厂也注意到这波蓝领招聘热潮 , 并大力投入 。 Meta旗下的Workspace , 为了打入蓝领市场 , 在2021年推动了和WhatsApp打通 , 正是为了降低一线员工使用软件的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