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赵孟頫《水村图》之题咏、印章与揭裱重装( 七 )


如果每一题咏都具写作的时间 , 则推演较为容易 , 然今卷有署时间者包括已经被裁去的高克恭之一篇 , 只有十一篇 , 实无法恢复原来次序 。 今仅据“魏本成印”、“楞伽”压缝章 , 以及凡写在同一张纸上至少有一篇具时间者 , 推测原始题咏次序如下:
邓楀、邓楀、吴延寿、顾天祥、陆祖允、钱资深、赵孟頫(大德六年十二月)、钱重鼎(大德七年六月一日)、林宏、干文傅、叶齐贤、姚式(书于姑苏寓馆)、陆柱、高克恭(大德八年夏五)、邓文原、束从虎、黄介翁、汤弥昌、龚璛、束从大、赵孟籲、黄肖翁、束南仲、罗志仁(大德十年清明)、牟巘、孟淳、陆行直、郭麟孙、陆祖凯、束巽之、赵骏声、赵由祚、林宽、赵由儁、束复之、陆承孙、束同之、陆继善、束从周、曹浚、孙桂、钱良佑、俞日华、钱重鼎(延祐二年正月望日)、哲理野台、钱重鼎(延祐二年季夏望日)、姚式(读水村隐居记)、赵由儁(延祐三年赋)、龚璛(延祐三年十月七日)、郭麟孙(延祐三年十一月十一日)、王钧、汤弥昌(延祐四年中秋)、钱以道(延祐四年十月二十六日)、陆祖宣(延祐六年九月望日)、朱梓瑞、徐关(至正七年二月廿日) 。
从今卷中吴延寿、陆祖允、黄介翁、黄肖翁、郭麟孙、束巽之、林宽、束复之、束同之、曹浚、哲理野台、王钧十二人题咏所在的位置可知 , 《水村图》的跋尾用纸 , 在徵集题咏的过程中 , 有出现写满后续接跋尾用纸之处 , 且中间至少经过两次补纸延长;遇见这种情况 , 有些题咏者只能在前人题咏的空隙处 , 寻找合适的空间 , 写上自己的诗作 。 所以 , 上述十二人的题咏时间 , 实际或都要晚于其题咏时跋尾纸张最末一位之后 。 由于原跋尾纸是陆续接补的 , 已无从考察此十二人分别是在哪次缺纸前所题;而每一位凡需要寻找前面题咏间空隙者 , 也都是根据自己题诗字数之多寡来选择 , 不必依循从前往后的规律;故只能按今卷所在位置 , 依次编排 。 读者幸鉴及之 。
据历代著录题咏之次序 , 以及揭裱、裁切、重装时造成压缝章残存半印或中间残损之情况 , 推测赵孟頫《水村图》在递藏过程中卷内题咏或变换位置 , 或抽出他去 , 其中缘由 , 亦各有别 。 如清初佚名《装馀偶记》卷三《郭忠恕摹王摩诘辋川图卷》条有朱笔眉批曰:“画赝跋佳 。 此余二十年前所见 , 近在津门复睹 , 乃知画伪 。 但后郑晋德书东坡《郭忠恕传》并郑跋不存 , 想当时进御割去 , 或与原画另作一件耶?”今细审《水村图》被割去之牟巘、孟淳、高克恭、邓文原、吴宽五人题咏 , 文字未涉违碍;今惟邓文原一篇仿佛有去向 , 馀皆不见踪迹 。
经此《水村图》一卷之探求 , 于古代法书名绘之流传 , 多一种欣赏之角度 。 换言之 , 今人重原装旧裱 , 但在古人而言 , 对于入藏的书画 , 可能更喜欢按照自己的品味 , 揭裱重装 。 在这个过程中 , 或变换题咏位置 , 甚或将题咏移到别卷 , 或从别卷移来题咏 , 都属于正常之现象 。 而某些题咏较多的长卷 , 若经画贾之手 , 尤多此厄 , 所谓画赝跋真 , 或画真跋赝者 , 大皆类此 。
此章之思索与撰述纯属偶然 。 然一旦生此“异想” , 即望“天开” 。 前后几一月 , 日夜萦怀 , 挥之不去 , 至有走火入魔之势 。 爰借中秋三日假 , 推演成文 , 即呈奉张眠溪、励俊、陆蓓容诸友求批评 。 未几 , 纷示斠订意见 , 馀皆竟是鼓舞之语 , 令人惨恧 。 遂一发而不可收 , 复穷三日力 , 前思后想 , 推来演去 , 终成此多为臆测之所谓考证文字也 。 辛丑秋分后二日 , 个厂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