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封面会客厅】凉山人写“凉山纪” 何万敏:我用行走的方式和凉山对话( 二 )


对话#【封面会客厅】凉山人写“凉山纪” 何万敏:我用行走的方式和凉山对话
文章插图

“关注凉山,首先要关注在这里生活的凉山人”
全书以地理作为时空坐标,分为以下各个章节:凉山·古道(蜀身毒道上的几座城),美姑·牛牛坝(探寻大凉山的主人——彝族的源流),西昌·邛海,会东·老君滩,冕宁·锦屏,盐源·泸沽湖,普格·螺髻山,甘洛·德布洛莫、凉山·高山。何万敏引用了很多历史资料,比如《史记》《喜德县志》《甘洛志》,以及上世纪30年代《良友》杂志查证,对1941年曾昭抡教授《滇康道上》记述的再访验证,他对著名人类学家林耀华的《凉山夷家》很推崇。正是当年林先生率领燕京大学的考察团来到了凉山,从而掀开凉山地区的盖头,引起世界的关注。何万敏说,他藏书有两万册,尤其是关于凉山的书,“相当于凉山地方史的一个小型图书馆。我到处淘书,现在有了互联网,淘书更方便了。我搜到的一些关于凉山的书,本地图书馆都未必有。”
《凉山纪》所描述的远不止凉山的地理风貌,更是关于凉山人的故事。他用“历史微观写作”的方式把这方土地跟生活在那里的一个个具体的人联系了起来,通过刻画个体来放大历史的细节,也从一个个寻访者口中的讲述,了解在大山里的他们,作为个体普通却不平凡的生命“踪迹”。何万敏说,他一直惦记着凉山的普通人的命运发展,“我想要告诉读者,关注凉山,首先要关注在这里生活的凉山人。人的生命是最可珍惜的。而且这本书里收入的所有文章,都是我走到实地深入采访后写的。我不是书斋型写作,我的职业身份首先是一名媒体人,采访本来也是我的工作内容。”
全书以“彝人之歌”作结,将焦点对准走出大凉山的彝族音乐人。何万敏讲述了包括“山鹰组合”“彝人制造”、吉克隽逸、莫西子诗的音乐故事,他们是彝族文化走向全国的优秀代表,也是大凉山美好明天的缩影。
对话#【封面会客厅】凉山人写“凉山纪” 何万敏:我用行走的方式和凉山对话
文章插图

对话何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