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解密书法艺术( 二 )


可以以清中期为界 , 分为两个阶段 。 前一阶段中的经典 , 主要是名家之作(至少是可以附会到名家的作品) , 特别是王羲之成为“书圣”之后 , 历史上形成了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名家谱系 , 包括我们熟悉的大部分名家 。 在清代中期 , 发生了从帖到碑的转向 , 兴起了一股叫“碑学”的潮流 。 其本身很复杂 , 难以一两句话讲清楚 , 但简单来说 , “碑学”有着重视新见材料、重视非名家书迹、重视开发与古典名家有别的非精英趣味 。 此后 , 进入“经典”范畴的作品便复杂得多了 , 包括各式各样的南北朝碑刻摩崖、敦煌文书等 。 这便意味着 , 以往被奉为至高典范的王羲之《兰亭序》 , 渐渐被《始平公造像记》这样一些生拙雄浑的非名家铭刻所代替 。
一个值得关注的例子是 , 原石存于洛阳龙门石窟的《郑长猷造像记》 , 里面一些字竟然出现了“缺胳膊少腿”的情况 。 目前比较通行的解释 , 是由于刻工不识字而造成的“乌龙” 。 但在这样一些来源复杂、面目参差、水准有别的书迹进入“书法”甚至“经典”的范围后 , 也造成了消解“经典”边界的危险 。 所以 , 清代中后期以来 , “碑帖融合”一类主张应时而出 。 许多作者努力保留这些书迹的某些优点 , 加以“雅化” , 与既有的经典名家系统相融合 。 当然 , 这其实是一个迄今仍在持续的过程 。
【书法|解密书法艺术】不是写得好不好的问题 ,
而是文化问题
既然有些作品是素人之书 , 文化附加值比较低 , 那为什么还会被纳入“经典”呢?其实 , 建构名家系统与解构名家系统的 , 是一批人 。
书法有着非常复杂的文化基因 , 在识字率与教育普及程度有限的古代中国 , 书法因直接由书写汉字发展而来 , 在一开始便与识字者、拥有文化与教育资本者有极大的交集 。 也就是说 , 当时能和书法“沾上边”的 , 基本都是文化精英 。 而且 , 他们不把所有写得好看的字都叫作“书法” , 更不把任何写字好看的人都认作“书法家” 。 历数自仓颉、史籀 , 到李斯、蔡邕、“二王”以来的名家 , 都是兼有政治家、学者、诗人、士人领袖等多重身份的文化精英 。 而那些字写得好但文化程度低、社会地位低的人 , 在古代往往被称为“书手”等 。 换言之 , 在古代历史中的大部分时期 , 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职业书法家” 。
正是这种“精英底色” , 让书法艺术自始至终与中国传统文化关联密切 , 在文人士大夫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 且没有走上过度装饰化、简化与极端化路线 。 书法史上的许多问题 , 其实不是写得好不好的问题 , 而是文化的问题 。
这种历史脉络发生重大的转变 , 一是清代的“碑学”潮流 , 二是二十世纪后期专业化书法教育的兴起 。 前者使很多文化不足的作者、作品进入了“传统”和“经典”;后者使作为“文人之艺”且需要长期熏染、嵌入日常生活的书法 , 变成了在高校体制中可以通过数年教育迅速培养的专业 。 客观地说 , 这一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
古人在日复一日的高频率日常书写中 , 让书法保持了相当程度的技术门槛 , 而若干伟大的艺术家又为之作出了原创性的贡献 。
书法的字体、风格与功能有关 。 在很多历史情况下 , 选择什么字体、风格、技术 , 艺术方面的考虑可能是其次的 , 重要的是考虑环境与场合的实际需求 。 比如颜真卿的楷书笔画起收和转折处锐利的凸起 , 在他的行草书中难得一见 , 原因便是两种字体往往有各自的功能 。
书法的技术与其工具、媒材直接相关 。 我们使用的生宣纸、羊毫笔是明清以来才渐成主流的 , 大部分历史时期主要是熟而滑的纸、硬毫笔 。 从书写材质看 , 金属、石、竹木、绢帛、熟纸、生纸 , 会对书写的技术带来明显的影响 。 《兰亭序》中的一些笔画 , 使用羊毫笔、生宣纸的话 , 几乎无法呈现 , 要用笔锋锐利的毛笔和没有任何吸水功能的纸张才能写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