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被“秒杀”的高价特装书,可以拯救一破再破的图书底价吗( 二 )


|观察|被“秒杀”的高价特装书,可以拯救一破再破的图书底价吗
本文图片

《尤利西斯》特装众筹本采用三面书口雕花工艺
“摩点平台是做手办、玩偶这类二次元商品起家的 , 用户特点比较鲜明 , 可能更看重一本书的物品价值 , 传播力也比一般读者更强 。 ”从5万元到50万元 , 让王珏没想到的是 , 《尤利西斯》特装本最终一连“解锁”了7个众筹档位 , 还意外带动了通行本销售 。 “《尤利西斯》是公版书 , 在电商网站搜索会跳出很多版本 。 特装本提高了对目标读者的可见度 , 形成了朋友圈传播 , 没买特装本的可能也有兴趣买一本通行本 。 ”她分析 。
让读者感到这本书“很值”
从书口刷边、喷绘、毛边 , 到毛边加刷边加洒金等复合工艺 , 以社科文献出版社旗下甲骨文品牌推出一系列特装书为标志 , 去年以来 , 特装书在图书市场逐渐形成风潮 , 但特装书的概念并非新近“冒出”的 。
社科文献出版社旗下甲骨文品牌推出的一系列特装书
出版人俞晓群介绍 , 中国传统书装是所谓线装书 , 现在通行的书装方式 , 产生于近百年来西方装帧的传入 。 特装书是西方书装的一个门类 , 也可以说是核心门类 , 几百年来已经成为一门艺术 , 很多西方名著都有特装本的制作 。 特别是19世纪前 , 西方书业印装分离 , 书页是一帖一帖卖的 , 由顾客自行找寻装帧工坊定制一本书 , 书籍装帧也体现着读者的品位 。
在中国古代 , 书装同样为人所重视 。 2018年 , 上海图书馆曾举办主题为“缥缃流彩——中国古代书籍装潢艺术”的年度大展 。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馆员梁颖介绍 , 古代图书装潢不仅是一门技术 , 也是一门艺术 , 是评判古籍等第高下的一个重要依据 。 就工艺层面而言 , 完备意义上的装潢除图书装订外 , 还包括书具如函套、书匣、书箱等的设计与制作 。 装潢与图书本身的书法、雕版等一起构成了书籍的艺术性元素 。
|观察|被“秒杀”的高价特装书,可以拯救一破再破的图书底价吗
本文图片

上图馆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 宋刻本 , 经折装 , 清翁同龢重装本
上世纪90年代 , 上海译文出版社就曾率先尝试经典名著的特殊装帧设计 , 2010年前后又推出过采用当时国内鲜见的意大利出版纸、三边滚金的名著典藏本 。 2018年开始 , 译文社启动新一轮插图珍藏本书系 , 《神曲》插图珍藏本是这一系列的第12种 , 封面颠覆了之前的布质、纸质或皮质 , 而是采用竹板 , 相对常规版封面丝网印刷 , 被“秒杀”的特别版采用了更复杂的激光雕刻、手工填色 , 书芯三面喷色 。
|观察|被“秒杀”的高价特装书,可以拯救一破再破的图书底价吗
本文图片

《神曲》插图珍藏特别版与常规版
插图珍藏本书系策划人、上海译文出版社资深文学编辑冯涛提到一个有意思的“倒挂”现象:如今 , 一本售价超过200元的经过特殊设计装帧的书 , 可能比20元的平装本卖得好 。 比如前两年出版的布面刺绣精装《草叶集》销量已近3万册 , 插图珍藏本书系里的不少书首印就有5000册 , 且都已是第四次甚至第五次印刷 。
|观察|被“秒杀”的高价特装书,可以拯救一破再破的图书底价吗
本文图片

采用布面刺绣工艺的《草叶集》
“内容爆炸的时代 , 读书人实际上被分流了 。 要吸引读者回到纸质书阅读 , 价格竞争的效率很低 。 如果能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 , 对价格的宽容度相对就会更高 。 ”王珏打了一个比方 , 年轻人买一杯30多元的喜茶习以为常 , 但差不多价格的一本书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算不上便宜 , “陷入图书比价的泥沼并不明智 , 对纸质书而言 , 确实存在一个极度看重图书品质 , 对内容、装帧、品相都有更高要求的读者群 , 如何让他们感到这本书‘很值’ , 是出版人的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