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被“秒杀”的高价特装书,可以拯救一破再破的图书底价吗( 三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设计中心主任、甲骨文特装设计师董然认为 , 在今天大出版工业中出现的特装书 , 其意义在于向读者展示在图书加工业态中 , 纸质书可以达到的可能性 , 让读者眼前一亮——原来书还可以做成这样 , 而且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批量化生产 , 让一般读者在阅读中玩赏品味的 。
“过去 , 我们用固定的工艺和工序做同质化的产品 , 尽量压低成本 。 现在 , 同样用大机器 , 但要加入不同工序 , 做出差异化的产品 , 给读者更丰富的图书选择权 。 也就是说 , 要创造工业品中的艺术品 , 更精美、更细腻地呈现图书的精神内涵 。 ”上海译文出版社技术编辑朱奇说 。
“将每本书的精神内涵装进一个更贴合其价值的容器里 , 让书籍的物质载体达到与其精神内核相匹配的高度 , 给日常增添一点美好 , 这是做书人的理想 。 ”冯涛说 。
挖掘不同属性满足不同需求
特装书、特别版图书风生水起 , 能否成为市场主流?《尤利西斯》之后 , 王珏所在的译林出版社经典文学出版中心即将推出《蒙田随笔》《基督山伯爵》特装本 。 在她看来 , 经典内容是特装本的前提 , 同时 , 体量较大的图书更适合附加多种工艺 , 形成特装本 , “特装本相当于纸书的极致 , 让读者感到 , 自己的书架值得再拥有一个版本” 。
董然也表示 , “甲骨文”不是为了做特装书而做特装书 , “首先这本书的内容要足够过硬 , 再考虑将其赋予更多审美价值 , 并根据内容研究做什么形式的特殊装帧” 。
“书的属性很丰富 , 今天的读者对书有不同的认识 , 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需求 。 ”简恒将书的属性划分为内容、物品和收藏三个层面 , “内容属性当然是书的根本 , 有读者认为 , 得到内容就够了 , 甚至不用购买纸质书 , 看电子书就行了 。 出版社通过组合优秀的作者、译者资源形成优质内容 , 其次考虑用什么样的装帧、插画丰富这本书 , 对书的内容和物品属性都比较在意的读者 , 可能就会选购 。 有的读者还会夸奖 , 某家出版社的书长在了自己的审美点上 。 再进一步 , 特别版甚至有编号的书附加了图书的收藏属性 。 ”
“纸质书可以自己读 , 也可以收藏 , 还可以是一种有情感价值的礼物 , 关键是看出版人如何在不同属性上挖掘 , 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 ”简恒说 。
译林版《尤利西斯》珍藏本附送有声课程、全文注释、导读、地图、地标图集等帮助读者理解这本“天书”;套装内还有一张黑胶CD和以爱尔兰《凯尔经》为元素的藏书票、黄铜书签 , 王珏将其形容为一种“文化集合” , “向读者展示乔伊斯与音乐、与《凯尔经》的关系 , 从多种路径接近这本书 。 ”
译林版《尤利西斯》珍藏本犹如一个“文化集合”
换一种眼光看 , 纸质书的特装创新也是衍生文创的基础 。 作家董桥在《苹果花》里写到老友帕克的藏书 , “许多心爱的书籍 , 他重金聘请名匠做书盒书函保护 , 三册一套五册一套的经典都做了展览匣 , 美国人干脆叫作炫耀匣 , 爱看书的好莱坞大明星都买……”译文版奥斯丁作品套装毛边礼盒版就采用了定制的“炫耀盒” , 兼具藏书与展示功能 , 搭配的真丝丝带也能重复利用;礼盒内的文创周边包括复古黄铜夹和兼有尺子、书签、裁书刀功能的黄铜裁书刀 , 也可单独购买 。
【|观察|被“秒杀”的高价特装书,可以拯救一破再破的图书底价吗】|观察|被“秒杀”的高价特装书,可以拯救一破再破的图书底价吗
本文图片

“特装书的成本比较高 , 适合的渠道相对有限 , 不可能替代整体的图书销售 。 ”对特装书的未来 , 王珏也有忧虑 , “书做得越来越精致、复杂 , 读者的胃口也被吊得很高 , 可能会越来越难被‘取悦’ 。 当读者对‘特装’习以为常 , 纸质书往何处突围 , 还要创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