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下联很经典!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算起来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几千年来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们创造出了很多的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当然还有很多文学大家。他们的故事还有作品,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一直传颂。这当中就包括唐诗宋词元杂曲,少不了的还有对联了。
文章插图
对联这种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在古代的时候随处可见,商家店铺门前、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有,有的我们现在还在用。一些有学识的才子们很是喜欢对对子,因为它相对于诗词来讲比较简单,但是又可以考察文学功底。说起来唐伯虎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位才子对于对联就格外的喜爱。有一年夏天,唐伯虎手里拿着折扇去拜访好友,路过一片池塘,刚好碰见一个小孩儿下河摸藕。唐伯虎也是看得入了神,不禁拍手称快,这小孩听到声音朝岸上看去,大喊一声相公是想要吃藕吗?唐伯虎一听这小孩有点意思,便点了点头。
文章插图
没想到小孩下一句话说的是:看您是个读书之人,这样吧,我出一上联,您若对得出,这藕就归你了。唐伯虎也是吃惊,没想到小孩小小年纪竟会作对子。只见得这小孩手拿着藕,说道:“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听上去好像还真有点意思,小孩也是个有学问的人。但这怎么能难得住唐伯虎呢?他看到池塘里面荷花盛开,这下联就出来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小孩一听也很是惊讶,这对子对得精妙啊。于是就把这莲藕送到了唐伯虎手中。
文章插图
从唐伯虎的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多读点书用处还是很大的嘛。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一个对联,这上联说来可有点长“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这从数字一到十,读起来还算连贯,这下联可不是那么好对的。
文章插图
一般来讲,上联从一到十,下联便应该是从十到一,还要语义贯通,对得工整,可真有点难度。来看看这下联吧“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二乔大乔一人占”。您别说,还真算经典,怎么样,对得还可以吧。您还能给出更好的下联吗?来一起交流一下
- 李之仪&北宋词人李之仪,这十首词作,暗含处世和人生哲学,读懂受用一生
- 贾母$红楼梦一大谜,贾母八大丫鬟只出现七个,失踪的那位叫啥名字?
- 脂砚斋@红学又一大发现,秦可卿死后,为何贾珍因为哭的和泪人一样
- 张九龄#是什么缘由,让张九龄的《感遇》被编排为《唐诗三百首》的第一篇
- |冬天钓鱼没上几条就停口?野钓第一大难题,这样解决才有效
- 王正谊#直击中国历史上真实的十大武林高手:华佗入榜,他大败自称世界第一大力的人
- 离别@今天才知道,“人生何处不相逢”出自一首唐诗,还是著名诗人所写
- 董强|外国作家眼中的唐诗
- 文采飞扬#唐诗三百首中相对冷门的2首唐诗,文采飞扬感情真,惊艳千古
- 试对&千古绝对! 上联 一大口吞天下, 网友的试对经典到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