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索尔·贝娄:警惕技术乐观论,警惕作家被学院驯化( 三 )


知识和想象力就像肌肉的柔韧性与力量性 , 总是跷跷板 。 作家开始专家化、知识分子化 , 或许就是表征 。 “我倾向于认为我们受过教育的脑瓜里的单调理性 , 是无聊和其他苦难的根源 。 我们的主流文化过分尊重思想的集体力量 , 过分尊重制造出这一文明最可见成就的技术发展……它似乎认为艺术家应该成为知识工人 。 ”与此相应 , 是作家与读者的关系 , 公众的特性也被知识化了 。 作家对读者知性心灵的需求 , 越发力不能逮 , 他们很难打发 。
旧时小说的消遣功能 , 被分析研究的兴趣取代 。 大批学者们从小说里发现社会学、人类学和精神分析学 , 做出了示范 。 “不过 , 作家自己也开始接受这种猎犬角色 , 承认思想和解释更有价值、更具尊严——超越爱好、游戏、活力 , 超越想象力 。 知识分子制造话语——没完没了的话语 。 小说家甚至画家、音乐家现在都在模仿他” 。 不久之后 , 作家完全会被同化 , 三两代后 , 作家会被学院驯化 。 这是从精神市场的供需关系探讨作家心灵 。 他渴望一种纯粹性 , 不被学科知识“挟持”的艺术家思维 , 当然这过于理想 。 作家不需要知识分子的劝导 , 小说也不是理论家代言 。 现代作家 , 最需要改变的是对理论谄媚 , 在人文学科、科学主义面前的降格 。
贝娄的文章有名士气 , 渊博又如闲话家常 。 他的散文没有对待议题那样严肃辩驳 , 不在“主菜”上使蛮劲儿 , 而是句句夹杂“小点心”般的私货 。 正如他的后辈友人菲利普·罗斯评价道 , “我阅读贝娄充满随意性的散文时 , 感觉他的句法表现了奥吉广博、直爽的自我 , 那个聚精会神的自我漫游、发展 , 片刻不停……这种戏剧性、裸露表现、激情飞扬纠缠在一起的散文给人带来了生存的推动力” , “这种声音无拘无束、聪明睿智、全力向前 , 而且总能敏锐地作出判断 。 ”
撰文|俞耕耘
编辑|张进
【|诺奖得主索尔·贝娄:警惕技术乐观论,警惕作家被学院驯化】校对|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