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艺评|春风十年石小梅:描摹昆曲最高级的模样( 三 )


我相信我们的作品还会更好 , 演员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状态下 , 会对人物、对自己的表演做总结 , 他们会朝着更高的方向前进 。 艺无止境 , 学海无涯 , 真的是如此 。
北青艺评:能看出《世说新语》折子戏系列融入了很多现代人的审美因素 。
石小梅:在《世说新语》系列中 , 我们做了一些新尝试 。 创作《桃花扇·题画》的时候 , 我还是从老戏中拿来 , 从现存的库房中去拿 。 在《世说新语》的创作中 , 我们既从库房中去拿 , 也有新的手段去补充库房中的不足 , 这就是融入了现代人的思维 。
折子戏取之不竭
演不尽“南昆风度”
北青艺评:我认为“春风上巳天” , 乃至于江苏“省昆”的创作都离不开一种折子戏思维 , 就是既可以单独拿出 , 又可以连缀全本上演 , 这种创作思维是一开始就认定的 , 还是您在昆曲生涯中逐渐确立的呢?
石小梅:只有折子戏才可以留下来 , 是我学戏的时候就意识到的一个问题 。 年轻的时候就曾有老师教诲我 , 折子戏是取之不尽的宝藏 , 我未来一定会从中受益匪浅 。 的确 , 我们看到今天一直上演的《牡丹亭》 , 观众最爱看的还是那几出最著名的折子戏 。 所以 , 我们在创作《桃花扇》的时候也是以折子戏思维来创作的 , 最终以全本《桃花扇》和“一戏两看”《桃花扇》的方式并行上演 。 “省昆”创作的《红楼梦》也是这样的思路 。 我想 , 这种折子戏的思维 , 或者以折子戏连缀起全本大戏的创作方法 , 是三十年来我们越来越坚定的信念 , 同时 , 这其实也离不开当今观众的口味 。
北青艺评:折子戏思维不是以讲故事为目的 , 而是以表演为核心 , 可以这样说吗?
石小梅:折子戏是非常讲究表演细节的 , 就一两个演员在台上表演 , 靠什么来吸引观众?就是靠演员的表演 。 所以折子戏创作的思维自然以演员为核心 。
北青艺评:石小梅工作室和“春风上巳天”的作品 , 都有一个以您为核心的说戏人团队 , 这个品牌的审美风格和创作理念的核心是什么?
石小梅:2013年创立的“春风上巳天”是和石小梅工作室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 应该说我们这个团队对艺术的领悟、艺术的方向、艺术的审美都是一致的 , 所以才可能成为团队 。 十年来我们始终在前行 , 1991年版的《桃花扇》还是有舞台布景的 , 还有花花绿绿的扇子 , 从2013年到现在 , “春风上巳天”品牌下的演出都是黑底幕 , 这样处理的目的就是要凸显演员 , 戏曲舞台就是一个看演员的舞台 。 所以 , “春风上巳天”不主张大制作 , 这也是我们未来会延续的风格 , 我们认为这是昆曲舞台最高级的呈现 。
北青艺评:“春风上巳天”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很响亮的昆曲品牌 , 江苏“省昆”的演员已经基本形成了代际传承 , 一批年轻的演员崭露头角 , “南昆风度”四个字也成为“省昆”的标签 。 那么 , “南昆风度”究竟是什么 , 这可以视作江苏“省昆”独有的风格吗?
石小梅:我认为就是指一种演唱的规范 。 昆曲是很讲究的 , 唱念尤其要讲究 , 比如入声字、中州韵等等 , 要有昆曲自己的味道 , 同时表演也要细腻 , 不能放过每一个可供演员发挥的细节 。 “南昆风度”既是我们的起点 , 也是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 , 它也是我们“省昆”昆曲人心中昆曲真正的样子 。
先修旧如旧
再整新如旧
北青艺评:您怎么看待创新、创造呢?
石小梅:我不是绝对守旧的人 , 人活在当下 , 一定要接受新的东西 , 我们要有一定的创新 , 但是我想步子不能太大 。 我演的一定和我老师演的不一样 , 这就是创新的空间 。 只是创新一定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 , 离开了传统 , 创新就是痴心妄想 。 我们“春风上巳天”走了十年 , 也不是一上来就是演新创作品的 , 而是从《牡丹亭》《白罗衫》这些整理改编的传统戏一步步开始的 , 然后是整新如旧的《桃花扇》 , 再后来2017年开始有了“一戏两看”《桃花扇》 , 有了《世说新语》折子戏等等 。 在舞台方面 , 我们以前有布景 , 现在就是黑底幕 , 这些都是一步一步形成的风格 。 所以 , 对于昆曲人来说 , 慢下来 , 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 而不是急匆匆、闹哄哄地走 , 就是我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