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评委李琦:谁看到好诗能无动于衷呢!丨草堂诗歌奖( 二 )


红星新闻:“草堂诗歌奖”已连续举办四届 , 您觉得该奖项在全国诗坛地位如何?该奖项在输送诗人、培养诗人方面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李琦:“草堂诗歌奖” , 不夸张的说是一个开始并不张扬、却日渐隆重响亮的文学奖项 。 这个奖与“草堂”两个字的丰富内涵深为契合 。 这个奖在诞生之初 , 就有一种让人仰望的精神品质 。 《草堂》的编者把对文学理想的追求 , 对诗歌的珍爱和敬意 , 融入到细致的日常工作中 。 随着《草堂》成为一本业界有口碑、有影响力 , 被诗人、文学爱好者、读者们喜欢信任的刊物 , “草堂诗歌奖”也以严肃、诚意和专业 , 以包容和大气越发受到关注——它评定的作品并不囿于在《草堂》上发表的 。 这种气度和郑重 , 让“草堂诗歌奖”的信誉和口碑越来越好 , 成为在诗坛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奖项 。 这几年 , 以评奖的形式 , 推举出了一些真正具有创作实力的优秀诗人 , 尤其是那些创作势头正好的年轻诗人 。 这种鼓励、扶掖 , 是关怀和褒扬 , 也是激励和温暖 , 应当说 , 切实有效的起到了促进诗坛良性循环、净化诗坛风气、树立诗人威信、培养诗坛新人的作用 。
红星新闻:在您看来 , 怎样的诗歌算好诗歌?
李琦:好诗歌应当说各有标准 , 但对我来说 , 那种能打动人心 , 又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让人过目难忘的诗就是好诗 。 这次入围年度诗人大奖的娜夜 , 写过很多好诗 。 她有一首赢得广泛赞誉的短诗《起风了》 。 寥寥几句 , 体积虽小 , 却气象洪阔 , 好像喃喃自语般吐出的语句 , 带给读者的却是一时间卷起千堆雪的那种打动 。 一首短诗 , 万千气象扑面而来 , 蕴含着不断生成的能量 。 这就是好诗 。
写出过《江心洲》《木梳》的路也 , 短诗之外 , 也写出过一些优秀的长诗 。 她的《心脏内科》洋洋洒洒 , 微雕一样的生活细节描写、极为个人化的微妙体验 , 对生命的思考和隐忧、充满智性的语言 , 让长诗读来荡气回肠 , 心潮起伏 , 这就是好诗 。
娜夜和路也都是当今诗坛优秀的诗人 , 她们有各自的表达方式 , 有属于自己的语调 。 她们的共同点在于面目独特 , 因为意外感而具有吸引力 。 写作贵在独创性 , 要有打破常规的意识 , 有属于自己的见地和创造 。 好的作家和诗人都该具备第二种视力 , 在别人都能看见的事物之上 , 有独到的发现 。 她们是不同的 , 却各有各的精彩和魅力 。
红星新闻:自古成都诗歌氛围浓厚 , 如今更是通过打造“诗歌之城”这一名片 , 让世界听到了来自天府之国的声音 。 对于成都的诗意 , 您如何看?
李琦:我是越来越喜欢成都了 。 这里住着诗人、有各种各样的诗歌活动 。 一座城池 , 你可以听到诗人们用各种语言、各种腔调朗诵自己的作品;一年四季 , 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祖国八方的诗人们 , 在此往返交流 。 近年来 , 几届高水准的成都国际诗歌周的举办 , 让成都成为了中国诗人与国际诗人碰撞交流的平台 。 成都 , 原本就是历史文化名城 , 古代诗人们留下的遗迹 , 舒缓悠然的生活节奏 , 麻辣鲜香的巴蜀气息 , 再加上近年来元气丰沛的诗歌元素 , 给这里的山水人文又添了一道诱人的光芒 。 诗歌和成都 , 如此自然和谐的融合 。 诗歌已经悄然成为这座城市的文明积累 , 成为常年漂动在成都天空上的一朵祥云 。 一座越来越有品位 , 有格调的文化艺术名城 , 因为诗歌 , 变得更为富有魅力和令人心驰神往 。 记得前年 , 诗歌节结束 , 在双流国际机场候机 , 一个南美诗人走过来和我告别 。 他拎着在机场为小女儿买的礼物 , 他不会汉语 , 拥抱后突然热情而清晰地用汉语说了句“成都、成都” 。 我们都笑了 。 我知道 , 他要表达的是 , 他记住了成都 , 期待以后在成都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