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戏曲电影如何做“翻滚的钻石”( 四 )


众所周知 , 戏曲是写意和表现的舞台艺术 , 是东方农耕文明的产物;电影是写实和再现的屏幕艺术 , 是西方工业文化的品种 , 两者的创作理念及美学精神差异很大 。 但也须看到 , 即使势若水火 , 亦在五行之中 。 戏曲和电影均以戏剧文学为根本 , 以叙事抒情为主干 , 以综合艺术为呈现手段 。 既然在“源”上具有同质性 , 那么在“流”上必有关联性 , 关键在于如何衔接、如何调和 。
早期的戏曲电影对此探索甚少 , 多为忠实地记录舞台表演 , 实质是将戏曲的唱念做舞作为电影的内容 , 将电影的镜头胶片作为戏曲的载体 , 归入戏曲纪录片的范畴 。 随着时代社会发展、观众需求变化 , 将写实与写意、再现与表现结合起来成为戏曲电影创作的主流 , 而电影科技的进步又促进了作品个性、风格的多样化 。 从本质看 , 它们无不在探索写意与写实的和解、表现与再现的和谐 , 无不在追寻戏曲与电影在同质性下深藏着的关联性 。 原创戏曲剧目自不待言 , 即便对骨子老戏的处理日益丰富多彩——有的偏传统 , 保持质朴风格如《霸王别姬》;有的重创新 , 彰显审美时尚如《白蛇传·情》 。 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出于不同创作理念、根据不同剧目内容、适应不同客观条件所致 , 只要创作态度严谨、艺术争鸣充分、取舍慎重有理 , 无论成败 , 对戏曲电影的繁荣和发展都是有益的 。 笔者理想中的戏曲电影 , 应是既最大限度地保存“非遗”的内容和形态 , 又最大限度地体现电影的属性和特长 , 衔接之 , 调和之 , 使左右逢源 , 使美美与共 , 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普及、戏曲电影的探索与创造作出双重的贡献 。
在越剧电影《何文秀》之前 , 沪剧电影《挑山女人》、粤剧电影《白蛇传·情》、越剧电影《玉卿嫂》已陆续上映 , 京剧电影《捉放曹》也将登场 。 近年来戏曲电影的摄制数量上升、规模扩大 , 有的剧种还将摄制影片作为系统性的文化工程 。 的确 , 戏曲电影接通古今、连接中西 , 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继承创新 , 中华美学精神完成转型转化的最佳载体之一 , 具有思想、艺术、市场的挑战性与可能性 , 得到文化部门、戏曲电影创作者、社会公众的重视、投入和参与 , 是顺理成章的 。 从对“非遗”剧目、原创剧目的二度创作 , 再到将来可能的直接一度创作 , 戏曲电影都应该且能够自觉地把握中华美学精神 , 将其从传统封闭到开放包容 , 从衔接调和到转型转化的过程展现出来 , 犹如展现一颗不停翻滚的钻石 , 让人不停地看到美学不同的闪光面 , 且每一面都不遮蔽其他任何一面 , 从而纳入对文艺整体美的展示 。 作者:胡晓军